邵家修陵園遷祖墳,韓雲階也趕回故鄉給先人掃墓。看到天興福老邵家陵園落成又遷墳,他也暗自神傷。在金州城,還找不到哪一大戶人家的祖墳能比得過天興福老邵家的祖墳,那規製,那風水,連石像生也雕琢得十分精美,擺放在甬路兩側,堪比王陵。如果不是家存萬貫,怎麼能修得起這樣的祖墳?自己回國也有好幾年了,也打拚了不少的時日,生意卻一直沒見多大的起色。虧得他還是留過洋的,虧得他學的還是商業經濟,比起邵老五這個魚販子,應該是鳳凰比草雞。他也不是沒有機會,與邵老五一起淘到第一桶銀子時,他第一個想到的是投資清河水電站。那是從德國購置的發電設備,因為電力不僅在中國剛剛興起,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場革命,他堅信,投資電力不會有錯,可萬萬沒有想到,日本人不可能讓中國人進入到電力領域中來。他投資的清河水電項目成了一廂情願……清明節這天,往日裏十分熱鬧的說書棚子裏麵也空蕩蕩的。平時,韓雲階很少到這種下九流的地方來,今天,鬼使神差,韓雲階走進了說書棚子。他進說書棚子聽書是假,聽聽人們的閑談是真。在這說書棚子裏,什麼人都有,什麼消息也都能聽得到。他走進棚裏,選了一個座位坐下,要了一壺茶水,聽起了評書《三國演義》。這個說書人是天津來的,他不知道此地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來到金州說書的,沒有敢說《三國演義》的。外人有所不知,金州有一個劉三國,此人就是一個菜農,一年四季,靠著種菜為生,閑暇之時,研讀《三國演義》。他研讀《三國演義》,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但精讀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部奇書,也精讀了陳壽所著的《三國誌》這部史書。有一回,金州有個三國迷,聽過劉三國講的諸葛亮的空城計以後,他腦子靈光一現,想借諸葛亮的空城計,自己也親自上演一回空城計。有一天出門,他大門沒鎖,便走出家門,結果等到下午回到家中一看,家裏讓小偷給偷了個精光。他便去找劉三國,質問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不靈驗。劉三國告訴他,此計不可二用,諸葛亮已經用過了,你就不能再用,隻有傻瓜,才會再度使用空城計。三國迷打開帶小批的《三國演義》一瞧,果然,在空城計下麵標注的小批,明明白白寫著,此計不可二用。
這個說書的說到了諸葛孔明草船借箭那一回時,韓雲階一下子聯想到邵老五。草船借箭就是空手套白狼,諸葛亮借著一場大霧,從曹孟德手裏借得十萬雕翎箭。正聽得入神時,那個劉三國不知什麼時候坐到了韓雲階的身旁。韓雲階為劉三國倒了一杯茶水,兩人便攀談起來。韓雲階想挑起有關《三國演義》的話題,他說,劉先生,這位說書人說的《三國演義》,你聽得下去?
邵家修陵園遷祖墳,韓雲階也趕回故鄉給先人掃墓。看到天興福老邵家陵園落成又遷墳,他也暗自神傷。在金州城,還找不到哪一大戶人家的祖墳能比得過天興福老邵家的祖墳,那規製,那風水,連石像生也雕琢得十分精美,擺放在甬路兩側,堪比王陵。如果不是家存萬貫,怎麼能修得起這樣的祖墳?自己回國也有好幾年了,也打拚了不少的時日,生意卻一直沒見多大的起色。虧得他還是留過洋的,虧得他學的還是商業經濟,比起邵老五這個魚販子,應該是鳳凰比草雞。他也不是沒有機會,與邵老五一起淘到第一桶銀子時,他第一個想到的是投資清河水電站。那是從德國購置的發電設備,因為電力不僅在中國剛剛興起,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場革命,他堅信,投資電力不會有錯,可萬萬沒有想到,日本人不可能讓中國人進入到電力領域中來。他投資的清河水電項目成了一廂情願……清明節這天,往日裏十分熱鬧的說書棚子裏麵也空蕩蕩的。平時,韓雲階很少到這種下九流的地方來,今天,鬼使神差,韓雲階走進了說書棚子。他進說書棚子聽書是假,聽聽人們的閑談是真。在這說書棚子裏,什麼人都有,什麼消息也都能聽得到。他走進棚裏,選了一個座位坐下,要了一壺茶水,聽起了評書《三國演義》。這個說書人是天津來的,他不知道此地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來到金州說書的,沒有敢說《三國演義》的。外人有所不知,金州有一個劉三國,此人就是一個菜農,一年四季,靠著種菜為生,閑暇之時,研讀《三國演義》。他研讀《三國演義》,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但精讀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這部奇書,也精讀了陳壽所著的《三國誌》這部史書。有一回,金州有個三國迷,聽過劉三國講的諸葛亮的空城計以後,他腦子靈光一現,想借諸葛亮的空城計,自己也親自上演一回空城計。有一天出門,他大門沒鎖,便走出家門,結果等到下午回到家中一看,家裏讓小偷給偷了個精光。他便去找劉三國,質問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不靈驗。劉三國告訴他,此計不可二用,諸葛亮已經用過了,你就不能再用,隻有傻瓜,才會再度使用空城計。三國迷打開帶小批的《三國演義》一瞧,果然,在空城計下麵標注的小批,明明白白寫著,此計不可二用。
這個說書的說到了諸葛孔明草船借箭那一回時,韓雲階一下子聯想到邵老五。草船借箭就是空手套白狼,諸葛亮借著一場大霧,從曹孟德手裏借得十萬雕翎箭。正聽得入神時,那個劉三國不知什麼時候坐到了韓雲階的身旁。韓雲階為劉三國倒了一杯茶水,兩人便攀談起來。韓雲階想挑起有關《三國演義》的話題,他說,劉先生,這位說書人說的《三國演義》,你聽得下去?
劉三國說,說得中規中矩,字正腔圓,無可挑剔。
韓雲階說,劉先生對《三國演義》如數家珍,你最喜歡,或者說最敬佩的是誰?
劉三國說,這很難說,寫書的人帶著好惡,帶著個人觀點,他可以指點江山,任意評述。比方說,曹操是一位文韜武略的英雄,可是羅貫中偏偏將他寫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說書人正在講述的諸葛亮,他應該是中國曆史上最虛偽的一個人,可羅貫中卻將他寫成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