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巴掌種地出身,當過把頭帶過夥計,他很容易與闖關東的莊稼漢們溝通,三天不到太陽落山時,他已經招募到一百多個種地的夥計。聽說到東北去種地,闖關東的漢子們犯起嘀咕來,要種地,就在老家種得了,何苦還要漂洋過海到關東來種地。陳大巴掌把話也說到了位,雖然都是種莊稼,可是,來到關東種莊稼,不是在一畝三分地上麵朝黃土背朝天,而是馬拉犁杖播種。三萬畝地,一眼望不到邊,得靠著老牛拉犁,如果靠著人力,不等膛完地,節氣已經過了。隻要你們肯吃苦,肯出力氣,俺保你們一年能掙到一百塊銀洋的勞金。想種地的莊稼漢們也思量過了,想砍大樹,要鑽老林子,想掙大錢,那得去淘金子下礦井。淘金子的、下礦井的,有幾個能回到老家來?都是命喪荒野,成了孤魂野鬼。還是種地踏實,年齡小的學徒還有人收,年齡大的,跟著大把頭種地去吧。陳大巴掌帶著他招募來的這一百多個夥計,乘坐火車,一路北上,到了那片廣袤而又肥沃的黑土地上。
看著陳大巴掌被邵家重用,挑起了大梁,馬老六也有點兒急了,不等邵東家找他,他主動找到了邵東家。十八歲那年,他就給老邵家當了夥計,這些年,鞍前馬後,風裏雨裏,出生入死,也立下過汗馬功勞。為什麼重用陳大巴掌而不重用俺,俺比陳大巴掌差在哪兒?
邵勤儉好言相撫,邵家用夥計,重在人品德行,你和陳大巴掌都是跟著我父親闖天下的,眼下是用人之際,也要因人而異。陳大巴掌頭腦簡單,開荒種地這類粗活兒交給他,他能勝任。如果讓你去當大把頭,真的是大材小用了。對你馬老六,必有重用,而且要用在刀刃上。用不著心急,有你為天興福出力的時候。
馬老六這才靜下心來。日前,馬小六也寫信回來,跟著劉掌櫃在東北做生意,大有收獲,也大有長進。記得當初,邵仁福老爺子臨咽氣時,對大兒子邵讀耕說,俺沒有給你們弟兄們留下財產,但是,俺給邵家留下的是人,隻要有了人,哪怕想揭竿而起舉義造反,至少有人跟著去賣命。俺選用的夥計,都是將來老邵家用得著的人才。邵勤儉說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你就耐心給俺等著吧。他也親眼看見,西海頭那個老魚把頭,年事已髙,因為與邵家幾輩人保持著良好情分,邵家陵園建成以後,專門請魚把頭到陵園來當看祖墳大門的守墓人。其實老邵家就是想給他養老,給了他一個差事,願意動動腿腳,就到古木參天的陵園裏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林子裏的鳥叫蟬鳴。邵家人專門雇了一個夥計燒水做飯伺候魚把頭,這樣仁德的人家不發達興旺,老天爺的腦子一定是缺弦了。
邵勤儉抽空到大連,專程看了邵老五在大連天興福分號的生意。此時的天興福已經不單單是個商號,正陸續創建許多實體。天興福製油工廠已經形成規模,有了一分廠、二分廠。與大連街上眾多油坊不一樣的是,天興福製油工廠已經使用了新式榨油機,生產規模僅次於政記油脂工廠。天興福錢莊正在籌建,不久即將開張,做存款信貸的銀行業務。大連天興福分號,不僅經營傳統的土特產品、名貴的皮毛和藥材,也經營南貨,同時也做進出口生意。邵老五創辦天興福醫院,也不是突發奇想。大連這個遠東新興起的城市,醫療衛生水平與城市的發展不甚相配。邵老五從金州城裏邵翰章開辦的第一家西醫診所能看得出來,如今人們的觀念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轉變,除了老年人信奉中醫,年輕人更願意接受西醫,使用小小的藥片、注射針劑,西醫治病似乎免去了許多繁文縟節的程序。所以,邵老五一定要創建一所天興福的醫院,而且是以西醫治病的醫院。那年月,不少留洋日本的年輕人,都是醫科專業畢業,所以,天興福醫院的醫生大都是從日本歸國的留學生。
邵老五說,一旦分號的生意步入正軌,天興福大連分號便立起了一杆旗。他明顯感覺力不從心的,就是缺少能幹的人幫他敲邊鼓。買賣做起來以後,比拚的就是人才。
邵勤儉便把老夥計馬老六推薦給了邵老五。這些個老夥計,不僅是對咱們天興福忠心耿耿,這些年的磨煉讓他們也有頭腦,能夠獨當一麵。給他們機會,讓他們也施展才能,他們如果發揮自己的才幹,天興福的生意必定步步高。
邵老五答應了,在用人上,俺不如四哥,四哥重用劉慎之,能替四哥獨當一麵。當初,咱們哥兒倆一南一北分開做事,是明智之舉。金州是天興福的發源地,興旺發達之地,一座古城能放得下多大的買賣?即便放下了,又能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大連這個碼頭水太深,僅僅中國人就分成了山東幫,河南、河北幫,還有東北幫。外國商人也分幫派勢力,表麵上看不出什麼,背地裏全在暗中角力。
邵勤儉說,老五啊,你靠著劉雨田,跟著張本政,四哥知道混社會不容易,四哥囑咐你,踏爛泥,過沼澤,別陷得太深。陷得淺,能拔得出腳;陷得深,身子也陷進去了,要命。
進入數九寒冬之際,郭玉鳳聽說劉心田的病情加重,她自己這些天也氣喘得厲害,她吩咐邵勤儉,去看望一下劉先生。
邵勤儉拿出一棵老山參,裝在一隻精致的木匣裏,前去看望劉心田。
劉家人已經閉門謝客,因為劉心田已病入膏肓,將不久於人世,他本人也不想見客。邵勤儉遞上名帖,讓家人通報一下,一會兒,家人將邵勤儉請進屋裏,來到劉先生的病榻前。
邵勤儉說,本來大嫂她想來看望先生,隻是她也重病在身,出不了門,委托乾一代她前來探望。這棵老山參是乾一從東北帶回來的,劉先生服用,必定康複。
劉心田說,謝謝了,邵家兄弟兩人,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心田重病在身,不能出門,捎口信給你大嫂,問候她……
進了臘月,過臘八節。雖然不是大節,但邵家人很看重臘八節,借吃臘八粥來警示後人,不能懶惰,不能丟掉勤儉。與往年一樣,廚房提前一天,便泡好了蓮子、紅棗、花生、黃豆、黑豆、紅豆、綠豆、栗子。臘八那天一大早,便熬八寶粥,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臘八粥,當家的再講一遍臘八粥的來曆……
今年,全家人吃過臘八粥後,郭玉鳳把邵勤儉叫到自己的屋裏。她說,老四啊,老邵家先人的陰宅建造好了,明年開春第一件大事,要給活著的人建陽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