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說,要餅話,說中聽的話,別說這難聽的話。

從春到秋,接近一年光景,邵家的宅院已經顯現出了雛形。一溜六座高門大院,每座都略略朝向東南方向傾斜。工地上依然熱火朝天地趕工程,工地上支起了幾口大鐵鍋,專門熬製儒米粥,用糯米粥的汁,調製石灰漿,作為砌牆時的黏合劑。邵家這六座尚未完工的大院,天天都有不少人聚集在工地周邊觀看,欣賞工匠們蓋房子的手藝。觀者無不感歎,金州古城兩千年間從未建造過這樣氣派的大宅院。畢大學感慨萬端,北京城的皇宮,也不過如此而已。什麼樣的人家敢建造這樣的宅院?什麼樣的人家敢住這樣的房子?天下兩戶半人家,一家是孔聖人,一家是張天師,皇帝爺隻能算半戶人家。別忘記咱們是普通百姓家……畢大學這瘋瘋癲癲的話,誰也沒有在意。

邵家在金州大興土木,大宅院建造得風生水起時,陳大巴掌帶領夥計們也在那片廣袤的黑土地上耕耘播種。他們起早貪黑,搶時令趕季節,種完這一壟地,人累得在地頭就睡著了,牲口累得也站立不起來了。陳大巴掌給邵勤儉寫信來了:今年播種的三萬多畝小麥,沒有施肥,也沒有追肥,因為風調雨順,大獲豐收。他們初步估算一下,大概能收一千五百萬斤麥子。黑龍江這地方,春秋季節很短,麥收季節還好,高粱和玉米收割晚了,就會遭遇霜打,讓大雪捂在地裏,眼睜睜地看著,無能為力,讓人心痛。陳大巴掌已經寫信通知哈爾濱天興福的劉大掌櫃,讓他想辦法,盡快將今年收割的麥子賣出去。同時,他又給邵東家寫信,讓東家知道黑土地的春種秋收情況,還有麥子亟待銷售的消息。

看到陳大巴掌的來信,邵勤儉不由得想起了郭清義引薦給他的那個美國商人湯普森。湯普森專門經銷火磨,他還給邵勤儉留下了一份產品說明書。記得郭清義還說了一句笑話,邵老五靠著大豆發家,說不定你邵乾一依靠麥子發家……邵勤儉當時沒有在意,他對藍眼睛黃頭發的洋人沒有什麼好感。他打算到黑龍江走一趟,事必躬親是邵家人做事的一貫風格。

大牆砌到封沿、上梁以後,屋頂要上瓦,臨行前,邵勤儉來到工地上。他沒想到,郭玉鳳讓夏荷花攙扶著,也來到了蓋房子的現場。泥瓦匠們正在和大泥,大泥是從東山腳下挖來的黃泥,浸泡了一個晚上,像黃米飯一樣黏。泥裏麵又摻進了鍘碎了的穀草,泥瓦匠們光著腳,用腳踩泥,一邊踩,一邊說笑話。說到了四大累:和大泥,脫大坯,養活孩子,操大X。

邵勤儉有意無意地瞟了大嫂一眼。

郭玉鳳一邊捂嘴咳嗽,一邊從眼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她說,你大嫂打年輕的時候,就是從男人堆裏滾出來的。不管鬥嘴,還是鬥法,俺郭玉鳳從來也沒有輸給過他們。金州商界就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想當年,郭玉鳳在南市場擺地攤賣雜貨的時候,有一回,緊鄰著郭玉鳳的地攤有一個賣油的,出攤時忘記了帶漏鬥,想從對麵的地攤上賣漏鬥的那個販子手裏買一個漏鬥。偏偏賣油的與賣漏鬥的販子有過節,在他遇到難處時,賣漏鬥的販子肯定會刁難他。於是,他想到了郭玉鳳,他想請郭玉鳳幫忙,從對麵那人手裏買一隻漏鬥。郭玉鳳說,這還用得著買,等著俺把漏鬥給你拿來。郭玉鳳說罷,便走到對麵的地攤上。她並不急於買漏鬥,而是拿起一隻夜壺來,掌櫃的,你這隻夜壺賣多少錢?那商販也調侃郭玉鳳,你告訴我,這夜壺是誰用,俺可知道,你那當家的可不在了……郭玉鳳說,俺要買,當然是俺自己用。夜壺這玩意兒,誰規定隻許你們男人用?那商販簡直不敢相信,女人也能用夜壺,他大聲說道,你一個女人能用夜壺,真的是今古奇觀。如果真的是你用,俺把這隻夜壺白送給你,不要分文。郭玉鳳把夜壺拿在手裏,這可是你親口說的。她轉身要走時,順手又拿起一隻漏鬥來。那商販急了,俺說送你的是夜壺,沒說送你漏鬥。郭玉鳳說,夜壺是你們爺們兒用的物件,女人要用它,沒有漏鬥怎麼用?所以,你的好事要做到底。那商販隻能吃了一個啞巴虧。郭玉鳳白得到了一隻漏鬥,還外加一隻夜壺。這事成了趣事,在市場上傳揚了很長時間,從此,不管哪個敢冒犯這個女人,都沒有好果子吃。

老管家說,要餅話,說中聽的話,別說這難聽的話。

從春到秋,接近一年光景,邵家的宅院已經顯現出了雛形。一溜六座高門大院,每座都略略朝向東南方向傾斜。工地上依然熱火朝天地趕工程,工地上支起了幾口大鐵鍋,專門熬製儒米粥,用糯米粥的汁,調製石灰漿,作為砌牆時的黏合劑。邵家這六座尚未完工的大院,天天都有不少人聚集在工地周邊觀看,欣賞工匠們蓋房子的手藝。觀者無不感歎,金州古城兩千年間從未建造過這樣氣派的大宅院。畢大學感慨萬端,北京城的皇宮,也不過如此而已。什麼樣的人家敢建造這樣的宅院?什麼樣的人家敢住這樣的房子?天下兩戶半人家,一家是孔聖人,一家是張天師,皇帝爺隻能算半戶人家。別忘記咱們是普通百姓家……畢大學這瘋瘋癲癲的話,誰也沒有在意。

邵家在金州大興土木,大宅院建造得風生水起時,陳大巴掌帶領夥計們也在那片廣袤的黑土地上耕耘播種。他們起早貪黑,搶時令趕季節,種完這一壟地,人累得在地頭就睡著了,牲口累得也站立不起來了。陳大巴掌給邵勤儉寫信來了:今年播種的三萬多畝小麥,沒有施肥,也沒有追肥,因為風調雨順,大獲豐收。他們初步估算一下,大概能收一千五百萬斤麥子。黑龍江這地方,春秋季節很短,麥收季節還好,高粱和玉米收割晚了,就會遭遇霜打,讓大雪捂在地裏,眼睜睜地看著,無能為力,讓人心痛。陳大巴掌已經寫信通知哈爾濱天興福的劉大掌櫃,讓他想辦法,盡快將今年收割的麥子賣出去。同時,他又給邵東家寫信,讓東家知道黑土地的春種秋收情況,還有麥子亟待銷售的消息。

看到陳大巴掌的來信,邵勤儉不由得想起了郭清義引薦給他的那個美國商人湯普森。湯普森專門經銷火磨,他還給邵勤儉留下了一份產品說明書。記得郭清義還說了一句笑話,邵老五靠著大豆發家,說不定你邵乾一依靠麥子發家……邵勤儉當時沒有在意,他對藍眼睛黃頭發的洋人沒有什麼好感。他打算到黑龍江走一趟,事必躬親是邵家人做事的一貫風格。

大牆砌到封沿、上梁以後,屋頂要上瓦,臨行前,邵勤儉來到工地上。他沒想到,郭玉鳳讓夏荷花攙扶著,也來到了蓋房子的現場。泥瓦匠們正在和大泥,大泥是從東山腳下挖來的黃泥,浸泡了一個晚上,像黃米飯一樣黏。泥裏麵又摻進了鍘碎了的穀草,泥瓦匠們光著腳,用腳踩泥,一邊踩,一邊說笑話。說到了四大累:和大泥,脫大坯,養活孩子,操大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