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偶讀,又是在《作家》上,《讀寫他們。一組作家書信》,發表的是他十七年前因為編一本散文選集而留下與作家們的通信手稿。二十多封信,十多位作家,從汪曾棋、葉楠到鐵凝、蔣子龍、韓少功,全都保留得妥妥的,足見他是多麼珍視,多麼有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池莉的一封信,說“希望稿費不太低”。
嗬嗬,這也是我想對老王說的。他跟潘凱雄編的散文年選,到現在還隻是千字三十元。稿費的事他做不了主,老編輯的優良傳統,老王卻全盤繼承。凡他親自組稿,登出後必會親自寄送樣報,稿費也會立即開出。他供職於那樣的大報,又是個日理萬機的頭頭腦腦,能夠做到這一點,著實也是不易!江湖裏的口碑,從來不是憑空得來滴。這兩年,我遇到的報紙編輯,隻有上海《新民晚報》的賀小鋼和《文彙報》的謝娟還在遵守如此規約,也難怪大家都願意把好稿子給她們。其他省份的人,就不用說了,能夠守責敬業的,幾乎很難遇上。年輕一代媒體人身上,這份優良職業傳統早已經失傳。
說起來,老王是大我一輪的師兄,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係畢業,是正經做過科的。湖北人老王,生就一副頭人像,濃眉大眼,鼻直口方,身高一米七八,兩條騷長腿,一把豹子腰,大背頭,濃直發,不用化妝,就可以去演電影裏的偉人形象。像他這樣八十年代崛起於文壇的青年才俊,活了大半輩子,夫人至今仍是元配,從古至今,這樣的人兒,委實也是不多了哈,嘎嘎。
二0一0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三次偶讀,又是在《作家》上,《讀寫他們。一組作家書信》,發表的是他十七年前因為編一本散文選集而留下與作家們的通信手稿。二十多封信,十多位作家,從汪曾棋、葉楠到鐵凝、蔣子龍、韓少功,全都保留得妥妥的,足見他是多麼珍視,多麼有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池莉的一封信,說“希望稿費不太低”。
嗬嗬,這也是我想對老王說的。他跟潘凱雄編的散文年選,到現在還隻是千字三十元。稿費的事他做不了主,老編輯的優良傳統,老王卻全盤繼承。凡他親自組稿,登出後必會親自寄送樣報,稿費也會立即開出。他供職於那樣的大報,又是個日理萬機的頭頭腦腦,能夠做到這一點,著實也是不易!江湖裏的口碑,從來不是憑空得來滴。這兩年,我遇到的報紙編輯,隻有上海《新民晚報》的賀小鋼和《文彙報》的謝娟還在遵守如此規約,也難怪大家都願意把好稿子給她們。其他省份的人,就不用說了,能夠守責敬業的,幾乎很難遇上。年輕一代媒體人身上,這份優良職業傳統早已經失傳。
說起來,老王是大我一輪的師兄,社科院研究生院新聞係畢業,是正經做過科的。湖北人老王,生就一副頭人像,濃眉大眼,鼻直口方,身高一米七八,兩條騷長腿,一把豹子腰,大背頭,濃直發,不用化妝,就可以去演電影裏的偉人形象。像他這樣八十年代崛起於文壇的青年才俊,活了大半輩子,夫人至今仍是元配,從古至今,這樣的人兒,委實也是不多了哈,嘎嘎。
二0一0年十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