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斷想(1 / 2)

這五十的年頭真的就來了,不經意間,沒準備的,不管不顧,悄然而至。據說,人生的幾大關口,五十是一個釋站。天命之年,不知道說這話的孔子,是想褒獎這個年齡段的人知性自在,有如上蒼的悟徹通達,還是他老先生以為,這個年齡已無欲無慮,自在自為。總之,在這個五十的人生關口,是讓人有點感觸的。盡管你這時的渾然不覺,天真有如孩童,你的天命之年在不知不覺中已降臨。這都不奇怪,隻是,萬物有序,四時更替。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日子是日月的使者,人生就在這不知不覺中過活,生命就在這重複中流逝,時間就在你的不設防中過去。或許,你是一個不太關注那得失榮辱的,不太計較那上下進退的,不太在意周圍的塵囂,甚至蠅營狗苟,不願同流合汙的,有時,雖不是唯我獨醒卻心偏自安,雖不自高矜持卻得一種自在。沒有那麼多的負累和喧鬧,就沒有那麼多的精神負重,沒有那麼多的低眉曲迎就沒有那多的奔勞與損傷。坐看雲起時,心安意自閑。沒有準備的你或許更可平靜,不至於,這年過半百就一頭煩惱絲,緣愁似個長。這裏,自可慰懷的是,生年已滿半百,無有千歲優,可以一反古人的感歎,平靜的心情有平常心境。於是,縱是一頭華發投向鏡前,褲腰皮帶有些緊縮,衣褲號碼變得放大的時候,你可以,縱浪大化中,無優也無慮。

▽三

古人對時間的感覺,比我們要敏感,要細微,要精辟。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等,老莊道家的天地,萬物之逆旅,光陰,百代之過客,陰陽鬼穀子的時間是一個磨盤,陶潛詩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等等,都是從積極的態度來提示自己或他人的,而現代人麵對這警句篇言,多半是為我所用。好多年前,看別人在填表,登記什麼的,看到五十了,挺敬畏的,老先生年高德肋,心想,這大年紀還出來,身體夠棒的。那時,年齡一說到五十,總感覺又一輩人,嗬,老爺子您都這大了,想想也是,這五十的半百之年,人也就是有福氣了。而今,你自己也成了這類高齡者,你仿佛覺得這老,這長,也太容易、太廉價了吧。當然,你可能要說,這是什麼心理,把這等年紀就冠以老者高壽者,也是不太厚道,把這幫人的好多的心氣和想法都給抹殺了,給限製了。嗚呼,這個約定俗成頗有點不講理的說法,這個讓一幫小老頭子們有所不甘的說法,這個沒有考慮到這幫人的實際心態的說法,是有點不太為人所認同的,至少是一把近似年齡的人們。似乎,我這裏來個平反了。不管如何,確實是你到了凡事該說不,行事多要減法的時候了,該反省自己檢點自己是不是逞能,愛與自己較勁的時候了。比如,你的脾氣率性而為,那些不切實際的行為做派什麼的,與這個年齡不太合適的。漸進老相的人,凡事都得量力而行,漸為老者的人,心態與身子方取一致者,才為上策。有次,在地鐵裏,人擠人水泄不通,我剛進去,就有人起來讓座,當時,還不知他是為誰讓,看那眼神像是衝我的,隻好謝了聲立馬坐下,拿出報紙邊看邊擋著眾人視線,後來,看大家都很自然的,就覺得你真不服不行。那幾許白發,獲得了照顧,也算是理當如此。有次看報紙上的-則報道說,一位五十歲的老人如何如何,這樣的表述,心想這年輕的記者,也太把年齡稱謂放大了啊,可再一想,是啊,在那二十三十的後生眼裏,這個年齡不也當有這樣的稱謂嗎?

這五十的年頭真的就來了,不經意間,沒準備的,不管不顧,悄然而至。據說,人生的幾大關口,五十是一個釋站。天命之年,不知道說這話的孔子,是想褒獎這個年齡段的人知性自在,有如上蒼的悟徹通達,還是他老先生以為,這個年齡已無欲無慮,自在自為。總之,在這個五十的人生關口,是讓人有點感觸的。盡管你這時的渾然不覺,天真有如孩童,你的天命之年在不知不覺中已降臨。這都不奇怪,隻是,萬物有序,四時更替。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日子是日月的使者,人生就在這不知不覺中過活,生命就在這重複中流逝,時間就在你的不設防中過去。或許,你是一個不太關注那得失榮辱的,不太計較那上下進退的,不太在意周圍的塵囂,甚至蠅營狗苟,不願同流合汙的,有時,雖不是唯我獨醒卻心偏自安,雖不自高矜持卻得一種自在。沒有那麼多的負累和喧鬧,就沒有那麼多的精神負重,沒有那麼多的低眉曲迎就沒有那多的奔勞與損傷。坐看雲起時,心安意自閑。沒有準備的你或許更可平靜,不至於,這年過半百就一頭煩惱絲,緣愁似個長。這裏,自可慰懷的是,生年已滿半百,無有千歲優,可以一反古人的感歎,平靜的心情有平常心境。於是,縱是一頭華發投向鏡前,褲腰皮帶有些緊縮,衣褲號碼變得放大的時候,你可以,縱浪大化中,無優也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