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我父親把他放了。
老東北軍一些將領也這樣看,說張作霖氣度恢宏,敢用人,肯信人,能容人。
唐教授在聽了少帥這番話之後,做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認為,所謂“雄才”,比如《水滸》中的英雄,《說唐》裏的好漢。隋唐之際最大的雄才,便是秦王李世民了。那麼,“大略”呢?就是有遠見,有策略——這恰恰是張老帥所缺乏的。他口口聲聲要“以武力解決長江各省”。即便是長江各省真的被他武力解決了,那還是“以暴易暴”呀!這一點他就弄不清楚了。弄不清楚的結果,不但長江各省武力解決不了,連他用武力強占的蘇、皖兩省,在1925年秋,又都被南方軍閥孫傳芳等奪回去了。得之軍閥,失之軍閥,於老百姓有什麼幹係!這就是沒有大略的毛病了。再者,他對於自己的政治措施沒有認識,結果連自己內部的問題都無法解決,這樣,就爆發了1925年冬的“郭鬆齡倒戈”的鬧劇。總的看來,少帥的這兩個長官,最後全都各以其短取敗,以至傾覆,如果能夠以長相輔,那就會展開另一種局麵了。
演“戲”
在探討張學良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時,我曾經提到:“從他父親那裏,隻是繼承下來江湖義氣、雄豪氣概,而把那種投機取巧,狡黠奸詐,厚顏無恥,反複無常的流氓習氣濾除了;少了些“匪氣”,而多了些“稚氣”;少了些沉潛,而多了些浮躁”。現在,我們就來具體展現一下張作霖待人處世方麵“投機取巧,狡黠奸詐,厚顏無恥,反複無常”的個性特征。
張作霖出生於19世紀末期的動亂時代,有著非常複雜的社會經曆。他起身草莽,混跡於社會的最底層,做過獸醫,出入賭場,曾經落草為寇,接受過清軍的收編;在同土匪、惡棍、豪紳、地痞、無賴長期廝混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軍閥混戰、日俄列強環伺的複雜、險惡的環境中,不僅鍛煉出一副勇敢機智,敢冒風險的堅強品質,還培植了鷙猛、狠毒、奸詐、決絕的梟雄個性和狡猾無賴、厚顏無恥、不擇手段的流氓習氣。
就連閱人無數、老謀深算的一世雄豪袁世凱,張作霖也照樣把他玩弄於股掌之上。還在1914年,張作霖當二十七師師長時,應召進京向大總統袁世凱述職。對於這個握有軍事實權、野心勃勃的強勢人物,袁世凱是心存戒慮的。對此,張作霖事先已經料到,早蓄“韜晦之計”以作應付。他一進北京,就下令包下八大胡同的所有妓院,暗示部下可以恣意“買春”,尋歡作樂。這種地痞流氓的行徑,自然逃不出大總統所設置的耳目。待到晉見那天,大帥更是秉足了氣力進行一番表演:隻見他進了中南海居仁堂,竟像劉姥姥走進大觀園一般,故意東張西望,對著各種寶物饞涎欲滴。見到了大總統,表現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跪地便拜。袁世凱不經意地掏出懷表,看了看時間,張作霖立刻歪著脖子張望。袁世凱當場就以懷表相贈。心想:這真是個“土老帽兒”——無能為也!
就這樣,我父親把他放了。
老東北軍一些將領也這樣看,說張作霖氣度恢宏,敢用人,肯信人,能容人。
唐教授在聽了少帥這番話之後,做了進一步的闡釋。他認為,所謂“雄才”,比如《水滸》中的英雄,《說唐》裏的好漢。隋唐之際最大的雄才,便是秦王李世民了。那麼,“大略”呢?就是有遠見,有策略——這恰恰是張老帥所缺乏的。他口口聲聲要“以武力解決長江各省”。即便是長江各省真的被他武力解決了,那還是“以暴易暴”呀!這一點他就弄不清楚了。弄不清楚的結果,不但長江各省武力解決不了,連他用武力強占的蘇、皖兩省,在1925年秋,又都被南方軍閥孫傳芳等奪回去了。得之軍閥,失之軍閥,於老百姓有什麼幹係!這就是沒有大略的毛病了。再者,他對於自己的政治措施沒有認識,結果連自己內部的問題都無法解決,這樣,就爆發了1925年冬的“郭鬆齡倒戈”的鬧劇。總的看來,少帥的這兩個長官,最後全都各以其短取敗,以至傾覆,如果能夠以長相輔,那就會展開另一種局麵了。
演“戲”
在探討張學良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時,我曾經提到:“從他父親那裏,隻是繼承下來江湖義氣、雄豪氣概,而把那種投機取巧,狡黠奸詐,厚顏無恥,反複無常的流氓習氣濾除了;少了些“匪氣”,而多了些“稚氣”;少了些沉潛,而多了些浮躁”。現在,我們就來具體展現一下張作霖待人處世方麵“投機取巧,狡黠奸詐,厚顏無恥,反複無常”的個性特征。
張作霖出生於19世紀末期的動亂時代,有著非常複雜的社會經曆。他起身草莽,混跡於社會的最底層,做過獸醫,出入賭場,曾經落草為寇,接受過清軍的收編;在同土匪、惡棍、豪紳、地痞、無賴長期廝混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軍閥混戰、日俄列強環伺的複雜、險惡的環境中,不僅鍛煉出一副勇敢機智,敢冒風險的堅強品質,還培植了鷙猛、狠毒、奸詐、決絕的梟雄個性和狡猾無賴、厚顏無恥、不擇手段的流氓習氣。
就連閱人無數、老謀深算的一世雄豪袁世凱,張作霖也照樣把他玩弄於股掌之上。還在1914年,張作霖當二十七師師長時,應召進京向大總統袁世凱述職。對於這個握有軍事實權、野心勃勃的強勢人物,袁世凱是心存戒慮的。對此,張作霖事先已經料到,早蓄“韜晦之計”以作應付。他一進北京,就下令包下八大胡同的所有妓院,暗示部下可以恣意“買春”,尋歡作樂。這種地痞流氓的行徑,自然逃不出大總統所設置的耳目。待到晉見那天,大帥更是秉足了氣力進行一番表演:隻見他進了中南海居仁堂,竟像劉姥姥走進大觀園一般,故意東張西望,對著各種寶物饞涎欲滴。見到了大總統,表現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跪地便拜。袁世凱不經意地掏出懷表,看了看時間,張作霖立刻歪著脖子張望。袁世凱當場就以懷表相贈。心想:這真是個“土老帽兒”——無能為也!
這樣一來,就解除了大總統的疑忌。其表演之成功,真使“青梅煮酒論英雄”中“聞雷失箸”的大耳賊劉備自歎弗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