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長壽經”(2 / 3)

聽說老先生要赴美探親,美籍華人祖炳民博士前來看望,說:“舊金山有一所佛教大學,是由大陸東北籍的一個出家人創辦的,他盛情邀請您前去講授明史。到時候,不僅是學生,各地的學者、教授都會擁擠著來聽您講學。”老先生聽了,神情詭秘地說:“我已經不研究明史了。你猜猜,我正在研究什麼?”祖博士說“猜不著”。老先生說:“我現在專門研究男女關係。”說著,就念了一首打油詩:

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盡英雄。

我雖並非英雄漢,惟有好色似英雄。

逗得在座的人哄然大笑。

有時記者采訪,一連串提出幾個問題,他就說:“咱們還是壇子喂豬——一個個來吧!”當記者請他“賜半身照一張”時,他就嬉皮笑臉地說:“你得交代清楚,是上半身還是下半身。”發現出版書刊所記失實或者所論非當,他會說:“這真是板凳上挖洞。”——什麼意思?放屁還要刻板嘛!即使麵對有意回避的政治問題,他也絕不冷漠地以“無可奉告”之類外交詞令斷然排拒,而是微笑著說:“我是與世隔絕的人,不了解世情,更不參與政事。”有時,還會突然轉換話題,把坐在身邊的女士指給記者:“你看,我忘了介紹,這是我的幹閨女。”然後,笑著解釋:“我老家那疙瘩兒,稱呼自己女兒為‘閨女’。不知你們年輕人知不知道這些?”遇有記者窮追不舍,難於回答又不好拒絕時,他就會說:“幹脆給你一把鎬頭吧!”見對方一臉茫然,便解釋道:“你好去刨根兒呀!”這種打岔式的諧趣,猶如一服解構“莊嚴話題”的瀉藥,記者在一笑之餘,也就無意窮追細詰了。

不過,有時老先生也會毫不客氣,不講情麵,讓人下不了台。在他做客紐約期間,東道主貝夫人接待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著名氣功師。寒暄過後,夫人請他給客人治治耳朵。可是,對這類“子虛烏有”的貨色,老先生一向不以為然,甚至深惡而痛絕之。一見麵,他劈頭就問:“你是哪一行的大師呀?佛教呀,印度教呀,還是喇嘛教呀?他們說你能治我的耳朵。若是你能治耳朵,還要醫生幹什麼?”為了緩和氣氛,旁邊有人說:“這位氣功師是中醫大夫。”老先生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接著又揶揄地問:“大夫?那你是哪個醫院的主治大夫呀?”頓了頓,半開玩笑半是認真地說:“要是在我當年,見著你的時候,就把你槍斃了。”貝夫人趕緊過來打圓場,告訴氣功師:“他這個人太強了!您先給我看。”說著,就把他拉走了。

養生重在養心

當人們處在極端逆境之中,對於身體健康(其實也就是對待生命),往往采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情懷抑鬱,意誌消沉,悲觀絕望,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抱著混的態度;另一種則是主動適應變化了的環境,保持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愛護身體這一“事業的本錢”,條件越是惡劣,越是要注重養生,爭取葆有一副健康的體魄。張學良正是這樣。

他的後半生,可說是時時刻刻都在和抑鬱、消沉做鬥爭。依常人之見,像他那樣,由大紅大紫、高官顯位,一下子落入深淵穀底,千重浪裏翻騰過,百尺竿頭跌下來,如果心路窄,想不開,即便不自尋短見,也早就愁死、悶死、窩囊死了。可是,他恰恰相反,一切都泰然處之。

關鍵的一條,是抱有堅定的信念,這是一個人身心健康、益壽延年的強大精神支柱;從醫學角度看,它能最大限度地增強神經和內分泌係統的調節功能。變化再劇烈,環境再惡劣,處境再艱難,他也總是深信自己所堅持的道路是正確的,為抗日救國犧牲一切都是值得的,從而能夠靜觀世變,笑對未來,坦然麵對一切風波險阻、困苦顛折。

養生之要,在於養心。《黃帝內經》中有個著名的律條:“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的是從心境上、精神境界上去養護正氣,以避免疾病的發生。醫書上說,心態健康,就自然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神經和內分泌係統的調節功能,提高抗病、抗衰能力,正所謂:“樂則長壽”。俗話也是這樣講的:“想得通,看得空,才能成為長壽翁”。

老先生有個口頭禪,叫作“百折不惱”。“撓”的諧音是“惱”。“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宋代詞人張孝祥的兩句詞,恰可為他的心態寫照。認識必然,就是自由。既然命運如此,也就“既來之,則安之”。“活人不叫尿憋死”,總得找個新的生活方式來適應惡劣的環境。

老先生並非完人,更不是聖者,高明之處在於,他比同時代的許多政治家看得開一些,能夠拿得起,放得下。同他在一起,人們都感到很隨便,很放鬆。他同一般政治家的顯著差別,是率真、粗獷,人情味濃;情可見心,不假雕飾,無遮攔、無保留的坦誠。這些都源於性靈,映現出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大概隻有賦性超拔、心無掛礙、自信自足的智者、仁人,才能修煉到這種地步吧。

國民黨元老、台灣當局“總統府資政”張群在張學良九十華誕祝壽詞中,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英雄回首即神仙!”看來,張學良的這種情態,無疑就是一種“神仙境界”。“順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此言誠不虛也。

在美期間,張學良曾接受過紐約《世界日報》記者的采訪,以下是訪談記錄摘要:

記者問:即將滿百歲啦,您的感受怎麼樣?

張答:做個小老百姓,最舒服。我也感謝主,給我那麼好的生活,那麼長的壽命。

問:對於百歲以後的生活,您覺得該怎麼過?

答:還是做個小老百姓吧。我現在是政治思想一點也不碰。

問:國民黨現在台灣,已經不執政了,張先生知道吧?

答:我連知道都不想知道。我現在就是要做個小小老百姓。

……

問:您的長壽有什麼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