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現入涅槃

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宋高僧傳》作德宗貞元十九年),七月三十夜,召眾告別,加趺示寂。時山鳴石隕,扣鍾嘶嘎,群鳥哀啼。春秋九十九。讚曰:

法身常住,言相悉絕。隨眾生心,示現生滅。

化事既息,應盡原還。靈場終古,永鎮名山。

九、浩立浮圖

肅宗至德二年,示寂後二十歲,建塔南台。塔成,發光如火,因名嶺曰神光。讚曰:

樹窣渚波,供養舍利。法化常存,真丹聖地。

神光嶺表。青陽江頭。靈輝仰瞻,萬祀千秋。

十、信士朝山

菩薩垂跡九華,迄今千載。信心緇素,入山頂禮者,接踵而至,歲無虛日焉。讚曰:

慈風長春,慧日永曜。此土緣深,常被遺教。

若川趣海,若星拱辰。萬流稽首,四方歸仁。我抒顓毫,式揚聖業;以報慈恩,而昭來葉。

一切功德,回施含靈;同生安養,共利有情。

西泠華嚴塔寫經題偈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一經,是為關闔。

大士寫經,良工刻石。起窣堵坡,教法光辟。

深心隨喜,功德難思。回共眾生,歸命阿彌。

李(圓淨)、豐(子愷)二居士,發願流布《護生畫集》,蓋以藝術作方便,人道主義為宗趣。每畫一葉,附白話詩,選錄古德者十七首,餘皆賢瓶道人補題。並書二偈,而為回向。

我依畫意,為白話詩。意在導俗,不尚文詞。

普願眾生,承斯功德;同發菩提,往生樂國。

《護生畫集》題詞

一、眾生

是亦眾生,與我體同。應起悲心,憐彼昏蒙。普勸世人,放生戒殺。不食其肉,乃謂愛物。

二、生的扶持

一蟹失足,二蟹持扶。物知慈悲,人何不如!

三、今日與明朝

日暖春風和,策杖遊郊園。雙鴨泛清波,群魚戲碧川。為念世途險,歡樂何足言。明朝落網罟,係頸陳市廛。思彼刀砧苦,不覺悲淚潸。

四、母之羽

雛兒依殘羽,殷殷戀慈母。母亡兒不知,猶複相環守。念此親愛情。能勿淒心否?

《感應類鈔》雲:“眉州鮮於氏,因合藥碾一蝙蝠為末。及和劑時,有數小蝙蝠,圍聚其上,麵目未開,蓋識母氣而來也。一家為之灑淚。”今略擬其意,作母之羽圖。

五、親與子

今日爾吃他,將來他吃爾,循環作主人,同是親與子。

參用宋黃庭堅詩句。日本風俗有以雞肉與卵,置於飯上而食之者,名親子井。親謂父母,子謂兒女。井者,彼邦俗解,謂是陶製大碗也。雞為親,卵為子,以此二物,共置碗中,故曰親子井。

六、仁獸

麟為仁獸,靈秀所鍾。不踐生草,不履生蟲。繄吾人類,應知其義。舉足下足,常須留意。既勿故殺,亦勿誤傷。長我慈心,存我天良。

兒時讀《毛詩·麟趾章》。注雲:麟為仁獸,不踐生草,不履生蟲。餘諷其文,深為感歎。四十年來,未嚐忘懷。今撰護生詩歌,引述其義。後之覽者,幸共知所警惕焉。

七、兒戲

教訓子女,宜在幼時。先入為主,終身不移。長養慈心,勿傷物命。充此一念,可為仁聖。

八、沉溺

莫謂蟲命微,沉溺而不援,應知惻隱心,是謂仁之端。

九、暗殺

若謂青蠅汙,揮扇可驅除。豈必矜殘殺,傷生而自娛。

十、訣別之音

落花辭枝,夕陽欲沉,裂帛一聲,淒入秋心。

十一、生離歟死別歟

生離嚐惻惻,臨行複回首,此去不再還,念兒兒知否。

十二、倘使羊識字

倘使羊識字,淚珠落如雨。口雖不能言,心中暗叫苦!

十三、乞命

吾不忍其觳觫,無罪而就死地。普勸諸仁者,同發慈悲意。

十四、農夫與乳母

憶昔繈褓時,嚐啜老牛乳。年長食稻粱,賴爾耕作苦。念此養育恩,何忍相忘汝!西方之學者,倡人道主義,不啖老牛肉,淡泊樂蔬食。卓哉此美風,可以昭百世!

十五、不眾

景象太淒慘,傷心不忍睹,夫複有何言,掩卷淚如雨。

十六、喜慶的代價

喜氣溢門楣,如何滲殺戮。唯欲家人歡,那管畜生哭!

十七、殘廢的美

好花經摧折,曾無幾日香,憔悴剩殘姿,明朝棄道旁。

十八、生機

小草出牆腰,亦複饒佳致,我為勤灌溉,欣欣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