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隋末群雄並起、天下大亂局麵的民眾,已然經不起重賦稅的折騰,所以,初唐一直施行的是輕傜薄賦的政策。
薛朗知道,唐朝定天下戶的政策經過曆史證明是適宜的。在安史之亂以前,這個政策實行的還算不錯。安史之亂以後,普通民眾的田地多被豪強趁機奪取和霸占,租庸調製是以均田製為基礎的,失了田地,均田製就淪為空談,初唐的賦稅政策自然也就不適用了。
薛朗默默思索著,聽著大臣們的討論。建魚鱗冊的時機還未到,不過,賦役黃冊卻是可以建立了,畢竟,這是開國之初,一切都剛剛建立,破而後立,恰到時機。
朝會接連開了好幾天,作為民部的官員,薛朗都需要列席。以他的記憶力,各種數據信手拈來,倒是在朝會上顯了一回風采。
議了幾日,朝廷終於發了詔令,定天下戶為上中下三等,建賦役黃冊。民部因此而忙碌起來,薛朗職在民部,自然也要跟著忙碌,就算掛心著平陽公主的事情,也隻能使人送信。
平陽公主把齊王妃接到了公主府中,這幾日都在府中,與齊王妃一塊兒,兩人遊山玩水,不亦快哉。齊王上門要了兩次,都被平陽公主擋了回去。
對上的是平陽公主,這事兒她管也合適,太子暫時不方便出麵,齊王雖然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在聖人那裏,他可不如平陽公主受寵信。
趁著建立賦役黃冊的任務,薛朗開始在金部推行阿拉伯數字,親手編寫了一份基礎的數學書籍,命手下人各自抄寫回去學習,限定時間內,要把金部關於數字的計算全部改成阿拉伯數字,此外,還著重培訓了各種表格的使用方法,這麼一套組合拳實行下來,金部的工作效率明顯提升了許多。
這一日,薛朗還在衙門裏埋頭苦幹,長儉匆匆進來,在他耳旁低聲稟報道:“稟大郎,剛聖人發詔令,著葉卿為歧州刺史,二郎為司馬,不日到任,即刻奔赴歧州!”
奔赴歧州……這是吐穀渾的戰爭要開始了?!
仔細算一算日期,上元節後連續忙碌多日,時間不知不覺地就像快了許多似的,此時已是三月中旬。曆史記載中,吐穀渾是四月侵擾芳州的。
朝裏定策的諸公自然不知道確切的時間,不過,視局勢提前做好應對的本領卻是有的。此時定下葉卿和江臨一塊兒去歧州赴任也在情理之中。
薛朗略作沉吟,便道:“命萬福備好車馬,待我散職後直接去阿臨府上看看。”
“喏。”
詔令已然下來,想來江臨應該從十六衛的軍營歸家準備調任了,薛朗直接過去便行。
按下各種心思,專心把今日的事情提前做完,告知屬下們一聲,薛朗便提前往江臨府邸去——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伴隨著馬蹄聲,還有人的呼喝聲:“來呀,圍起來!”
卻是齊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