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差異(1 / 2)

太子再次一歎,道:“若此事涉及父親呢?”

秦王一滯,頓時沒了言語。

太子道:“父親後宮之親眷,榮寵以尹夫人與張婕妤為最,父親有她二人陪伴,方有人慰藉寂寞,不然,阿娘去得早,你我子女皆已成家,何人還能侍奉於父親麵前,承歡膝下?尹夫人侍奉父親,讓父親少煩憂便是有功於國,尹阿鼠身為尹夫人之父,父親愛屋及烏之下,難免榮寵過盛。那尹阿鼠是個渾人,聖人榮寵,難免有些驕縱,禦史監各處參奏之疏奏難免多些。我有次進宮,恰逢父親動怒,言道尹夫人侍奉聖人有功,多賞賜尹阿鼠實乃正常,即便榮寵盛些,有何不可!”

太子頓了頓,看看秦王的表情,秦王沉著臉,看不出喜怒,太子複道:“身為人子,當為父分憂。我見父親動怒,便自薦幫父親規勸尹阿鼠。我使人傳了尹阿鼠來東宮,誰知那廝竟蠻渾至斯,居然連我的話也不聽,礙於父親,我也不好懲處於他,隻得使個迂回的法子,悄悄送了個機靈的管事到他身邊去,有機會便規勸他,使他少做錯事,如此方才消停少許。”

說到這裏,太子苦笑道:“二郎,冒認國丈一事,為兄也是近日方知,已使人勸誡於他,無奈遇上渾人,真真是有理也說不清!”

秦王不語,隻目光深沉的望著太子。薛朗心裏暗道,在他看來,太子在這件事情上,決斷不足,魄力不夠,太過於求全了!想在聖人與尹德妃麵前都做好人,求好求全,以期望討好聖人父親,卻忘了這樣的選擇會壞了秦王與平陽公主心目中關於他的形象。

太子這樣的行事作風,難怪史料上的記載會那麼矛盾,如果太子行事能果決些,狠心些,玄武門事件根本就不會有。若是秦王與太子調換,秦王肯定會下手,不會像太子猶豫不決。太子的性情,說好聽點兒叫寬仁,說難聽點兒,就是婦人之仁,決斷不足,說白了就是狠不下心。有時候,事情遇上了,根本容不得你思慮周全,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果然,秦王躬身抱拳道:“大兄,我等既是父親之子,又是父親之臣,為子當孝,為臣當忠,且此事又事關阿娘之尊嚴,依禮法論,尹阿鼠何人耶?不過是一區區卑賤之人,有何資格敢稱皇親國戚,自認國丈?不論大兄如何,阿弟定會秉公處置!今日天色已晚,阿弟告辭!觀音婢,我們走罷!”

秦王帶著秦王妃走人,太子看著弟弟夫妻離開,張了張嘴,麵龐神情苦澀,張了張嘴,最後卻沒開口。

薛朗心裏默默歎了口氣,拱手行禮道:“稟太子,於此事上,平陽公主與秦王態度並無二致,太子的為難之處,臣定會轉告公主,晚了怕宮門下鑰不好出宮,臣告退!”

太子歎了口氣,望著薛朗:“幼陽也覺得我做錯了?大局為重不好嗎?”

太子再次一歎,道:“若此事涉及父親呢?”

秦王一滯,頓時沒了言語。

太子道:“父親後宮之親眷,榮寵以尹夫人與張婕妤為最,父親有她二人陪伴,方有人慰藉寂寞,不然,阿娘去得早,你我子女皆已成家,何人還能侍奉於父親麵前,承歡膝下?尹夫人侍奉父親,讓父親少煩憂便是有功於國,尹阿鼠身為尹夫人之父,父親愛屋及烏之下,難免榮寵過盛。那尹阿鼠是個渾人,聖人榮寵,難免有些驕縱,禦史監各處參奏之疏奏難免多些。我有次進宮,恰逢父親動怒,言道尹夫人侍奉聖人有功,多賞賜尹阿鼠實乃正常,即便榮寵盛些,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