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案子(2 / 2)

黛玉聽了點點頭,讓林壯下去了,想了想,便吩咐綠翹去給珍珠、綠蕉傳話,讓皓玉一從書院回來就來見她。

不說黛玉這裏等著皓玉回家的情形,如今衙門裏的賈雨村,才是那個真正煩悶之人。

本來,得了林海和賈政等人的推薦,賈雨村順利的重新被朝廷授了官,先是去了一地做了知縣,後來遷任做了這富饒風流地的應天知府,心裏是非常得意的,本來嘛,不提官場得意,就是家裏,也是好事多多,納了甄家嬌杏為二房,不一年便生了兒子,嫡妻染病去世後,便抬舉了嬌杏為繼室。

如今,卻有這麼一個棘手的案子!賈雨村初始一聽有人命案子,本想馬上命衙役去將疑犯帶回衙門審問,卻被一旁一門子阻止。

賈雨村便問了門子緣故,門子便細細的將案子說了,尤其是死了的人的身份及那打死人的嫌犯的身份說得最為詳細。馮淵,小鄉紳之子。薛蟠,薛家長房長子。以致將所謂的“護官符”都仔細的說了,更是拿出一張皺巴巴的“護官符”給了賈雨村看。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做馬;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聽了門子的話,賈雨村心裏有些猶豫。不錯,四大家在朝中的確是樹大根深,即便薛家不及另外三家的權勢風光,但是也是這金陵城裏的土霸王,加上京城裏的王、賈兩家,就他現在來說,是萬萬不敢得罪的。但是這當街打人致死的,金陵城中估計是沒有幾人不知道的,捂都捂不住的。他若是糊塗判案,不是告訴金陵所有人,他是個糊塗官嗎?況且當今皇上近年來可是緊盯著江南的,若是被有心人上了一本,他也就不要再想做官了!

想到這裏,賈雨村將薛蟠和那已經死了的馮淵都暗罵了一頓,甚至將那引起禍端的丫頭都狠狠地罵了一回。罵歸罵,案子還是要審的,賈雨村隻得換了官袍升堂了。

堂下跪著的僅有原告馮家家人,薛家卻無一人到堂!

賈雨村想著門子遞給自己看過的那張“護官符”,心裏對薛家到了官府還如此囂張生出不滿,這擺明了蔑視他啊!如今還沒有判案,你便如此蔑視與我,真以為我拿你們沒法子治你不成?對薛家不滿,對馮家人的聲氣便顯得和藹些:“你等且將狀紙遞上,待老爺我傳喚了薛蟠,再待升堂。你們先回去將你家主人的屍骨好好收斂入棺才是。”

賈雨村不待那門子不停得使顏色,說了句隔日再審就回了後衙。

當晚,皓玉從書院回了家後,這些情形,下人們已經打聽得很清楚了。

“這個門人還真是忘恩負義的小人!照說那葫蘆廟當年也是依靠香菱的父母接濟,他不說幫香菱一把,反而落井下石,推波助瀾,讓這香菱落入薛大傻手裏。再說那賈雨村,真是,學問還是有的,為人還真是不怎麼樣。怎麼說他夫人甄氏乃是甄家丫頭,看著他夫人的麵上也不應當將香菱就這樣糊塗判給了薛家。”皓玉鄙夷的說著。

黛玉冷笑道:“你又不是今天才知道,這人大多是愛麵子的,賈雨村怎麼可能願意讓人知道這引起人命官司的小丫頭是那被拐子拐了的甄家英蓮?還是他老婆的往日小主人?說到忘恩負義的人,這世上還少了去了?賈雨村當年在蘇州落魄無錢去京城趕考,還是香菱的父親資助他上京的呢。”

皓玉點點頭,半響才說:“姐姐,你說我們怎麼做?”

黛玉挑挑眉毛道:“我們什麼都做不了。不過我們明天就去拜訪蒙師吧。你也在賈雨村耳邊稍稍提兩句就是。就說王子騰已經被皇帝從京城調出去了。”

皓玉聽了笑道:“姐,你這個情節還記得?”

黛玉搖搖頭道:“不過推測罷了,薛家上京,並沒有去更加親近的娘家,而住進了賈家,最重要的原因,估計就是王家離開京城了,僅餘下人守著房子吧。”

皓玉點點頭道:“我知道了。若是賈雨村自己腦袋被一糊到底,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什麼四大家?如今這金陵城中,那四家除了宅子大了點,那裏有先輩時的喧囂權勢?真不知道除了他們自家人,居然還有人死死抱著這個所謂的四大家的大腿?”

黛玉笑著拍了拍皓玉的肩膀:“賈雨村畢竟是被罷過一回官的人了,擔心再一次丟了官帽而已。還有整治薛蟠而已,記住別太過火了。”

黛玉本來對賈雨村沒有多少師徒情分的,要知道,林海給的報酬可是很高的,除了金錢,最後甚至幫忙給賈雨村謀到了官職,就算是欠了情也還清了,何況是林家並不欠他人情。想到從康壽郡主那裏聽到的消息,黛玉內心暗暗腹誹:賈雨村啊賈雨村,金陵裏已經不少人知道了你夫人是丫鬟出身呢,你還以為捂得住?你如果不遂了皓玉的意狠狠整治一番薛蟠,以後有得你受了!到時候可不要怪學生沒有尊師重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