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一生該怎樣度過,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一幾千年來中國父母的傳統觀念,在現代更被演繹得無以複加。
這些父母眼中的“成功”,常常具體化為:努力讀書,進一流名校,讀金融、法律等專業,畢業後進入政府部門或世界500強企業工作,成為高收入人群。又或是,學一門才藝比如音樂、繪畫,通過刻苦訓練,成為知名畫家、音樂家,享譽世界。
還有些家長,喜歡把自己當初的遺憾加於孩子身上,口頭禪是“爸媽當初沒條件做到,現在我們給你創造了條件,所以你一定要做到”,逼迫孩子成為父母想要成為卻無法成為的那些人。
在這種觀點之下,“虎媽”、“狼爸”不斷湧現,帶起一波又一波熱議。
但是,這種傳統觀念真的正確嗎?
家長抱著“孩子現在辛苦點,但將來會明白我的苦心”的想法,完全不顧孩子意願,急切地逼迫孩子努力再努力,隻會讓孩子丟失他在這個年齡段應該得到的快樂。
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曾不止一次遇到被父母逼著讀書,讀到最終抑鬱症的孩子;也見過為了家長的期望去學鋼琴、古箏,在考完所有級、能夠中高考加分之後,再也不肯碰樂器,甚至一聽到別人彈琴就反胃的孩子;還見過明明喜歡文學,卻在父母強烈要求下讀了金融專業,幾年後拋棄學業、離家出走的孩子。
其中最令人惋惜的例子是,一位男生在高考成績出來後跳樓自殺,遺書上寫著:“爸媽對不起,我從來沒有達到你們的要求,我太累了。”而他的高考成績,足夠上一所很好的重點大學。
在這樣的高壓逼迫下,確實有些孩子最終成為家長眼中的“成功者”,有了穩定的工作和高收入。但是,他們的內心常常是不完整、不快樂的。
父母們,還記得孩子剛剛出生時,你們的希望嗎?是希望孩子未來快樂健康,還是希望他一生鬱鬱寡歡?
更多的家長,一方麵希望孩子快樂,一方麵又擔心不逼迫孩子學習,會導致孩子不思進取、一事無成。
事實正好相反。
心理學研究證明,每個孩子都有特殊的“潛能窗口”。一旦這個窗口被打開,與之相關的神經元就會格外活躍,孩子會表現得格外專注、好學,在這方麵的特長會充分展現,學習起來事半功倍、突飛猛進。在自由發展的狀態下,這個窗口很容易被打開,這些潛能常常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使他們成為某一領域的“天才”。
而當父母把“成龍成鳳”的願望強加於孩子身上時,孩子不能自由快樂成長,潛能就會被最大限度壓製住,到最後非但不能成功,反而會越來越痛苦。
不逼迫孩子學習,不等於不幫助孩子學習。麵對兒童的“潛能窗口”,家長應積極鼓勵和幫助他找到最佳發展道路,從而成就孩子的“優秀”。
孩子有自己的道路要走,他們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不應該背負父母的理想、願望。
鼓勵孩子不斷嚐試,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盡早打開“潛能窗口”。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要求孩子像某某人一樣成功,本身就扼殺了孩子自己的潛能和特質。
父母的強大,不等於強製,而恰恰在於有信心、有能力讓孩子自由發展。孩子的優秀,不僅優秀在成績,更要優秀在心性與品質。
三、不要用“不愛”要挾孩子
有些話,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見——
公交車上,孩子反複踢著前排座位。麵對前排乘客的白眼,尷尬的媽媽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愛你了。”
兒童樂園裏,孩子玩得興起,無論家長怎麼拉都不肯走。心急的爸爸說:“你再不走,我自己走,我不要你了。”
家裏,父母麵對被孩子弄破的玩具、書籍,憤怒地說:“你要再這樣,我就把你和壞掉的玩具一起扔進垃圾桶裏。”
父母帶孩子出去走親訪友,親戚朋友逗孩子說:“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你跟我回家吧。”
這樣的話,我們小時候可能也經常聽到,甚至習以為常。可是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你聽到這些話時的反應是什麼?現今,已經成為父母的你,又是否仔細想過,對一個孩子而言,最大的恐懼是什麼?
你一定要知道,孩子最大的恐懼是父母不愛他、拋棄他。
美國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斯坦貝克曾說過:“孩子的最大恐懼是失去了愛,而被遺棄是他所恐懼的地獄。跟隨遺棄而來的是憤怒,憤怒又會造成報複心理,帶來某一種形式的犯罪行為。”
心理谘詢師武誌紅則表示:“從最開始出生的分離,到出生後,嬰兒意識到自己與媽媽是兩個人,這種心理上的分離比分娩的過程還要痛苦。與媽媽和其他重要親人的每一次分離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讓幼兒擔心自己被拋棄。”
這其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父母明明愛孩子勝過自己的生命,舍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傷,卻動輒在孩子不滿足自己心意時,說出“不愛”、“不要”、“把你扔掉”、“你是從垃圾桶裏撿來的”這類言語。利用一次又一次的語言暴力,來擊退孩子的各種“不盡如人意”。
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家長明明很愛孩子,孩子卻時刻提心吊膽,覺得隻要自己犯錯誤了,甚至僅僅是不合父母心意,父母的愛就會收回。
當孩子反複被“不愛”要挾,他會感到恐懼擔心,乃至喪失安全感。年幼時,他會反複試探和驗證父母的底線,變得愛哭鬧、難以安撫、格外黏人。稍大一些,則會對親子關係本身的牢固程度產生懷疑,極端情況下,還會變得完全不在乎這份人倫之愛。
正因為後果如此嚴重,所以這種拿“不愛你”或者“不要你”作為要挾的話語,被心理學家認定為嚴重傷害兒童情感的“語言暴力”。而從兒童成長看,用這種語言暴力要挾孩子的後果,除了導致兒童安全感的缺少,還有其他隱患。
比如,當孩子覺得“一旦不服從家長,一旦自己的想法與家長相左,就會被拋棄”,他會逐漸變得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敢獨立探索世界。長此以往,則會缺乏自信、膽小畏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