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孩子會學習父母的這種說話方式,將來形成同樣的要挾思維,變得難以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習慣用要挾手段達成目的。更壞的是,他還會把這種思想傳給自己的下一代。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時最堅強厚實的後盾,也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自信與快樂的源泉。

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孩子都不應該受到遺棄的威脅。即使你在氣頭上,也絕不能讓孩子感覺到,他有被遺棄的可能。

如果家中不止一個孩子,一定要讓孩子們覺得,父母給每個孩子的愛是平等的。

一旦你用“不愛”要挾孩子,總有一天孩子也會用類似方式要挾你、拋棄你,或者要挾其他人。

如果有他人用類似“你爸爸媽媽不愛你了”之類的言語逗弄你的孩子,你要在第一時間堅決地告訴孩子“不,絕不會這樣,爸爸媽媽永遠愛你”,並且告訴逗弄者,你和你的孩子不歡迎這樣的交談方式。

告訴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父母永遠在他身後。

四、“言行一致”原則必須貫穿於親子關係的始終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言行一致原則極為重要。

我們常常看到,有些父母總抱怨孩子說話不算數,卻沒有考慮,自己是否言行一致。一旦父母不能做到表率,孩子可能會覺得不遵守諾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兒童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自我認知係統的建立過程。如果在同一件事上,大人說的與做的不同,或者父母兩人的觀點相反,孩子內心就會產生疑問,不知所措。這極不利於兒童構建統一的認識環境。

嘟嘟兩三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們答應了當天給她買一隻泡泡槍,然而我和她爸爸隨即忘記了這件事。晚上睡前,她忽然問我們:“泡泡槍呢?”

我和她爸爸這才想起來,便對她承諾:“我們忘記了,明天一定去超市買。”

第二天我去超市給孩子買了泡泡槍。見她玩得很開心,我以為這件事過去了。

隔了兩天,女兒答應我們收拾好玩具就吃飯,可轉頭她就去畫畫了。我問她:“嘟嘟,你自己說收好玩具就吃飯的,為什麼不做到?”

她很自然地說:“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啊,答應了買泡泡槍,也沒當天就買啊。那我也要過會兒再吃飯。”

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你不遵守諾言,她也就不遵守諾言。孩子就是大人的鏡子。

從那天起,我們凡是承諾的必定做到,對於做不到的事情絕不隨口承諾;想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先做到。

這樣過了很久,忽然有一天我發現,有很多事,我從來沒有要求過她,她卻都能做到。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我跟爸爸媽媽學的呀。”

前後一致的認識情境,有助於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習慣。但是,生活中很難避免意外的發生。如果出現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解釋或者補救。

以“過馬路,不闖紅燈”為例,為了給嘟嘟示範,我自己從不闖紅燈。有一次因為修路,我家門前整條街斷電,所有紅綠燈都熄滅了(異常情況),我立刻對她解釋:“燈壞了,所以這次沒有辦法等綠燈。”然後才牽著她過了馬路。

又有幾次,嘟嘟發現有人闖紅燈,指給我看。我第一時間告訴她:“這是不對的,大人也會犯錯誤。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犯錯誤,也跟著犯錯誤。”

通過這樣的及時告知,在異常情況發生時,孩子依然能夠清晰判斷怎麼做,並與往常得到的認知保持一致,而不至於概念混亂。

孩子的行為舉止來自家長的表率,而非指令。

“言行一致”既是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對成人的約束。要想孩子成為信守承諾的人,家長的言行一定要保持一致。

不要輕易給孩子承諾,做不到的事情不要承諾,而要告訴孩子“不,這是不可能的”。一旦給出承諾,一定要做到。

如果出現異常情況,無法與平時的做法標準統一,一定要及時解釋或補救。

五、父母也是普通人

在麵對孩子時,父母應該用正確的心態來要求自己。

父母不是24小時保姆!

初為人父母,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陡然間使命重大,必須24小時全身心投入,才能照顧好孩子。再加上幾乎所有的育兒理念,都對孩子的需求再三強調,強調孩子需要愛、需要理解、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的嗬護幫助……

於是我們漸漸覺得,一旦成為父母,我們就必須放棄原有的自由和自我,完全以孩子為中心,不能再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到後來,即使偶爾接受親友邀請出門放鬆一下,心裏的愧疚感也會使我們難以盡興。我們難以盡興,親友則會覺得掃興。久而久之,我們會厭倦這種囚徒似的生活,禁不住下意識地怨恨自己沒用,或是怨恨孩子影響了生活品質。

我認識一對年輕的夫妻,兩人是大學同學,原先感情親密深厚,但自從有了孩子,兩人之間爭吵不斷。女方指責男方對孩子不夠盡心,抱怨他在自己辛苦帶孩子的時候出門與朋友聚會;男方則抱怨女方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忽視了正常的夫妻生活和人際交往,讓自己透不過氣。

要知道,養育孩子是一項漫長的工程,如果過分勞神或者總是做不必要的自我犧牲,父母會覺得疲憊不堪,孩子則往往不領情,認為父母管得太多。

所以,在全心關愛孩子之外,我們也要把注意力擴展到孩子以外的生活上。如果可以,不妨每天擠出一點時間,專門與愛人或其他重要親友相處。要盡量保持與孩子到來前同樣的熱情和親密度來繼續夫妻生活。這不單是維持夫妻感情的良方,也是潛移默化教育孩子的良方。要牢記,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之間親密恩愛的關係是孩子學習與人友好相處的最佳途徑,也是孩子成年後組建自己家庭時最有可能效仿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