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孩子打人還可能是尚未學會情感表達的正確方式。很多小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打人”行為是對他人身體的一種侵犯,而是把這種行為當作自己的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用手與其他孩子直接接觸來引起別人的注意,我們將之稱為“未控製好的打招呼”。父母可以教給孩子以微笑打招呼、交換零食玩具打招呼等方式,來替換這種攻擊式打招呼。

3.我們應為孩子創造交往機會,擴大交際範圍

孩子不僅需要與同齡人交往,也要學習與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人交流,這不僅有助於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也是幫助他們開闊眼界、認識社會的途徑。父母不妨經常帶孩子與親朋好友聚會,尤其是親朋好友家有同齡孩子的話,更能同時促進孩子與同齡人和長輩的交往能力。如果有條件的話,父母還可以鼓勵孩子到鄰居家串門,或邀請鄰居家的孩子到自家來玩耍。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去公園、遊樂場等公共場所,讓他們觀察接觸陌生人,或是主動與陌生小朋友合作玩耍。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孩子的交往能力也能得到鍛煉。

4.孩子們在交往時,往往會自己製定一些規則來約束每個人的行為,誰破壞了這些規則,誰就會受到集體的排斥

隻有自覺遵守集體規則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愛,也才會有更多的朋友和他一起玩。所以,我們要為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明白,在群體交往中,人人都需要遵守規則,比如排隊輪流玩、別人說話不插嘴等。

5.教會孩子恰當的人際交往語言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我們可以從基礎的打招呼、互相問候做起,讓孩子學會離家、回家時要主動和家人打招呼;遇見熟人有禮貌地問候;學會節日祝福、禮貌用語等。

我常聽人抱怨,說現在的孩子自私、霸道、任性,這與孩子從小沒有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有很大關係。

從嘟嘟很小的時候起,我和她爸爸隻要請她幫忙,一定會對她說“請嘟嘟……”以及“謝謝嘟嘟”。嘟嘟上了幼兒園以後,放學回來,隻要她說起“今天老師幫我……了”、“今天小朋友給我……了”等事情,我們必定問她:“你有沒有說謝謝呢?”

而如果我們不小心做出了一些讓她不愉快的事,我們一定會看著她的眼睛說“對不起”,同時要求她也必須這樣做。

隻有孩子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他才會知道別人的幫助不是理所當然,才會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才更能對世界充滿感激,更容易發現真善美。

除了日常語言習慣,我們還要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些孩子雖然有一顆友善的心,但不善表達、溝通,別人無法理解他的想法,也會造成誤會,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因此,我們要引導孩子禮貌地、條理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用攻擊性的語言或行為來讓對方認同自己。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就身邊發生的事情,和孩子展開討論,讓他發表看法,或對不同觀點進行辯論,以此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6.我們要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

6歲以前,孩子有一個明顯的心理特征——自我中心化。意思是指一個人隻從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情去看待周圍世界,處理遇到的問題。他把每一件事情都與自己的身體關聯起來,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斷、理解事物,而完全不能采取別人的觀點,不去注意別人的意圖,不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自我中心”傾向使人不能清醒地認識客觀事物,妨礙著人們的理智,妨礙著人們的感情交流,妨礙著人們相互理解。

兒童的成長是一個“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去”指的是消去、除去,即通過心理換位,慢慢由以自我為中心過渡到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動作協調的基礎上,兒童逐漸學會區分主體與客體,逐漸意識到自我,並盡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夠在自我與世界、自我與他人之間建立相互聯係。這就是去自我中心化的過程。

在教育過程中,若父母一味遷就孩子,孩子就不容易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父母應通過講故事、看視頻、交流討論等方式,讓孩子明白他人的想法,讓孩子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從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作為父母,我們要及時發現並引導孩子麵對和解決交往過程中的矛盾,幫助他們在矛盾中成長,在磕磕碰碰的攀爬中通往成熟。

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學會理解、關愛、互助等,有助於提高孩子被同伴接納的概率,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順利。

在人際交往中,“請”、“謝謝”和“對不起”是有魔力的詞語。父母可以在平時的教育中,通過口頭教育與親身示範,讓孩子把這幾句話內化成他的日常語言。

設身處地從對方所處的位置、角色和情境中去思考、理解和處理,深刻體察他人潛在的行為動因,不以自己的心態簡單地看待問題和對待他人,這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智慧。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心理換位,讓孩子成為願意為他人著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