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無償
我一直清楚的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為了除自己以外的人無償付出,更沒有會無緣無故為了不值得的人等待。我一直以為是這樣。我也一直以為,不會有例外。
——路晉
從童晏記事兒開始,童媽媽就覺得,童晏是個固執的孩子,是從她懂事的時候所開始的固執,並且這種固執在童媽媽看來根本是沒必要的。
類似於牙刷和牙膏擺放的位置、睡覺時枕頭的正反方向、甚至是跟著媽媽下樓要先邁左腳還是右腳。還有她的零食、她記憶中吃飯用的小碗,等等她有印象的東西。一成不變。甚至如果打破了童晏的一成不變,童晏是會鬧脾氣的。這是唯一會讓童晏發脾氣的原因。可童晏總是有這樣莫名其妙的固執。
好吧,這聽起來的確有些莫名其妙。可至少童晏不覺得。
“媽媽,難道這樣不好嗎?”
童晏會很認真的問向自己提出問題的媽媽,媽媽有些受不了童晏這樣不合邏輯的固執。她知道即便她跟童晏很妥當的解釋了,童晏也不一定能夠聽得明白。媽媽想了想告訴童晏,有的事情其實不用這麼固執。可是六歲大的孩子不懂,她不懂什麼是固執,而什麼又是“不用這麼固執”。她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理所應當的。而童晏所理解的理所應當,就是必須、一定要這麼做。否則,就不對了。
童晏不明白。
而在這個家裏,就算每個人都覺得童晏的某些“固執”是無理取鬧的,爸爸也會站在童晏這一邊。童爸爸不覺得童晏所做的事情是莫名其妙的。這不是寵溺。或許在童爸爸看來,童晏的決定真的不像其他人所想的那樣沒有道理。即便是多年之後。
“不,晏晏,別聽你媽媽的,爸爸覺得晏晏這樣很好,其實這樣很簡單。我們晏晏,這樣簡單很好。”
童爸爸在這個時候總是會放下手中的忙碌,用足夠化解童晏不安的眼神看向童晏,童爸爸的樣子比起童晏更加認真。他很細心的跟童晏解釋。是的,這很簡單,一成不變就代表著簡單,不用去費盡心思的改變、更不用去把自己的想法一次又一次的推翻。真的很好。
所以或許,路晉的出現,對於童晏的生命當中,就是一種固執、一種理所應當。最起碼,對於童晏來說。
童晏第二次見到路晉,是在自己上學的幼兒園裏。
這個時候的童晏,正坐在老師平時替小朋友們改作業的地方,兩條小腿閑適的前後搖晃著,嘴巴都跟著咧了開來。同學們都已經放學了,老師正在開會。老師在放學的時候告訴她,媽媽會晚一點來接她,老師讓那個童晏在這裏等媽媽。童晏很聽話的點點頭。老師請了在外頭看門的老人看著點兒童晏,很放心。她覺得童晏是個很乖的孩子。至少不用她來操心。
而童晏很高興。高興的原因就來源於此時此刻她坐在老師辦公室這麼簡單的事情。
不知道為什麼,以前她很羨慕可以在老師辦公室等爸爸媽媽來接的孩子,童晏也說不上來,總覺得好像很好玩得樣子。每個孩子心裏頭似乎都有這樣那樣的“願望”。因為童晏很少有這樣的“機會”,童媽媽每回到幼兒園來接童晏時總是那樣積極。所以這樣的孩子就是會對自己從未經曆過的事情感到好奇。
童晏很清楚的記得,以前自己經常會在教室裏看向旁邊的老師辦公室,她覺得老師坐在這裏改作業的樣子好看極了。當然,童晏所說的好看並不是模樣兒的好看。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對於老師的崇拜。閃閃發光的那種。那個時候的童晏,真的這樣想象著。
童晏並不言語,看起來她是個很安靜的孩子。
可能在很多幼兒園的老師和家長們看來,童晏真的是個很安靜的孩子。除了活動課的時候以外,她總是喜歡坐在老師給她安排的靠窗子的位置,哪怕下課的時候也僅僅是趴在窗子上看向外麵。她很少跟同學一塊兒出去玩。雖說童晏平時的學習並不算得上班上最出眾的,在學校也不愛多說話,可見人都是笑眯眯的,露出兩頰的小酒窩,說話時也是甜甜的,倒也討人喜歡。
或許隻有童爸爸和童媽媽才知道,事實並不全是這樣。童晏在學校跟在家裏的反差很大。
而此時,才在老師辦公室待了一會兒的童晏就有些坐不住,扭動著站在老師辦公桌前得椅子上,整個身子都趴在前頭,看著老師桌上壓在玻璃板下的照片,津津有味。照片是去年六一兒童節,他們班的小朋友一塊兒拍的。童晏眼睛幾乎貼在玻璃板上,她很認真的在尋找這張照片中自己的身影。
很快,童晏的眼神就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