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記者——付雲(2)(1 / 3)

付雲知道台長、主任並不相信出這樣的事,更不相信他,一定會派人馬上過來的,過來了就會搶新聞。他趕緊又把拍攝到的第二段新聞發過去,同時又發到了網上:劫匪命令司機把車開到一處懸崖邊上,人質處境極其危險。

警察趕到,他拍攝了一段,發過去了:大批警察趕到事發現場,形成警匪對峙局麵。車上下來幾個婦女兒童,他又發出去一段:劫匪尚未完全喪失理智,釋放部分婦女兒童。

其他記者紛紛趕到的時候,他已經發了好幾段新聞,牢牢地占據了主動位置。他每發布一段新消息,都會立即被各大網站、論壇、博客用戶、微博用戶轉載,點擊、留言、跟帖者以幾何級數上升,一時間,他的網絡人氣達到數萬數十萬。

付雲非常興奮,那就是他的觀眾,是他的收視率。網絡雖然是虛擬世界,但卻有著現實的力量。走紅網絡,一點兒都不比在現實中走紅差,那意味著他一時成名,還意味著隨之而來的現實利益。不僅可以挽救下自己的工作,自己的飯碗,還有了要求更高的待遇,要求更好的位置的資格。他甚至可以轉頭走人,炒了主任、台長,他不愁沒地方去,會有很多更大更有實力的電視台搶著要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一夜之間就躥紅網絡,成為名人,隨之而來的是追捧,金錢、地位幾乎唾手可得。媒體的力量、網絡的力量太強大了,充滿了灰姑娘得到水晶鞋故事,也存在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機會。付雲太希望演繹這樣的故事,找到這樣的機會了。付雲一直都懷著成名的渴望,懷著出人頭地的夢想。

他是在塑料棚子、出租房子裏長大的。父母拋棄了農村的家,來到了城裏,但卻不能在城裏有個家,隻能帶著他和妹妹不斷地租房。付雲記得,他們的家一直在變,從沒有在一個地方住滿過一年。十幾年時間,他們至少搬過二十幾次家,也許是三十幾次,連付雲自己都記不清楚了。他的感覺是不斷地搬家,永遠都在搬家。他沒法給人說清楚自己的家究竟在哪裏,有時候早上出門,下午回來,家就沒有了,就得搬走了。每天放學回家,他都擔心會找不到家。特別是在上高中、上大學的時候,每次回家,他更不知道家在哪裏。需要父母到汽車站、火車站來接他,領著他,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新家。有時從前一家搬出來,又租不到合適的住處,就隻能住在塑料帳篷裏。合適他們的住處就是城鄉結合部的出租房。是搬走的人住過的,隨時等著拆遷的舊房子,髒兮兮的;或者是剛搶著搭起來的簡易房子,泥水還沒有幹,濕漉漉的。周圍擁擠、逼仄、淩亂、肮髒,住著些不同口音的陌生人,擺小攤的、撿破爛的、打零工的、蹬三輪的,還有偷的搶的拐的騙的,賣身賣肉的。有一回,他們家隔壁就住了兩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和周圍那些土裏土氣的人不一樣。他和妹妹忍不住好奇,在門上偷看她們。她們就讓他倆進屋,還給他倆給巧克力吃。他母親大聲地把他倆喊出來,趕緊把他倆拉回屋裏,美美地訓斥了他倆一番,說,不要看她們,不要和她們搭話,不要吃她們的東西。她們不解,問為啥,他母親說,她們不幹淨。他母親說她們不幹淨,可她們比母親穿的幹淨多了。母親說不能和她們搭話,可還有許多人到她們屋裏來,來了鑽進屋裏不出來。他就又問,她們是幹啥的。母親沒好氣地說,賣肉的。他那時候上初中,沒明白賣肉的意思,看到人們出出進進的,手裏並沒有提著肉,他心裏還有些納悶。她們的屋子裏也沒有肉腥味,相反,還有一種淡淡的香味,她們的身上也是。每次在院子裏碰上,從他身邊走過,她們身上的香味都會撲過來,包圍住他,並且很長時間都會留存在他鼻子裏、腦子裏。他對那種香味幾乎有些癡迷。盡管怕母親看到,他還是有意無意地從她們門上走過,從她們的身邊走過,尋找那種味道。那種味道也似乎跟隨著他,在他看著班裏的女生的時候,在他睡覺的時候,就出現了。尤其在睡覺的時候,那種味道就壓住了屋裏其他所有的味道,父親身上的水泥味、土腥味、汗臭味,還有母親身上含混不清的垃圾味。他們一家住在一個屋子裏,隻能租得起一間屋子。在那種味道的包圍下,他睡著了,他做了奇怪的夢,夢見鑽進那兩個女子的懷裏,那種味道淹沒了他,他夢遺了。早上醒來,他發現了,不敢看父母,不敢看妹妹,慌裏慌張地收拾好,趕緊往學校跑。回到家裏,再次遇到那兩個女子,他感到一種羞愧,但還有一種向往。不由地偷看她們。

付雲知道台長、主任並不相信出這樣的事,更不相信他,一定會派人馬上過來的,過來了就會搶新聞。他趕緊又把拍攝到的第二段新聞發過去,同時又發到了網上:劫匪命令司機把車開到一處懸崖邊上,人質處境極其危險。

警察趕到,他拍攝了一段,發過去了:大批警察趕到事發現場,形成警匪對峙局麵。車上下來幾個婦女兒童,他又發出去一段:劫匪尚未完全喪失理智,釋放部分婦女兒童。

其他記者紛紛趕到的時候,他已經發了好幾段新聞,牢牢地占據了主動位置。他每發布一段新消息,都會立即被各大網站、論壇、博客用戶、微博用戶轉載,點擊、留言、跟帖者以幾何級數上升,一時間,他的網絡人氣達到數萬數十萬。

付雲非常興奮,那就是他的觀眾,是他的收視率。網絡雖然是虛擬世界,但卻有著現實的力量。走紅網絡,一點兒都不比在現實中走紅差,那意味著他一時成名,還意味著隨之而來的現實利益。不僅可以挽救下自己的工作,自己的飯碗,還有了要求更高的待遇,要求更好的位置的資格。他甚至可以轉頭走人,炒了主任、台長,他不愁沒地方去,會有很多更大更有實力的電視台搶著要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一夜之間就躥紅網絡,成為名人,隨之而來的是追捧,金錢、地位幾乎唾手可得。媒體的力量、網絡的力量太強大了,充滿了灰姑娘得到水晶鞋故事,也存在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機會。付雲太希望演繹這樣的故事,找到這樣的機會了。付雲一直都懷著成名的渴望,懷著出人頭地的夢想。

他是在塑料棚子、出租房子裏長大的。父母拋棄了農村的家,來到了城裏,但卻不能在城裏有個家,隻能帶著他和妹妹不斷地租房。付雲記得,他們的家一直在變,從沒有在一個地方住滿過一年。十幾年時間,他們至少搬過二十幾次家,也許是三十幾次,連付雲自己都記不清楚了。他的感覺是不斷地搬家,永遠都在搬家。他沒法給人說清楚自己的家究竟在哪裏,有時候早上出門,下午回來,家就沒有了,就得搬走了。每天放學回家,他都擔心會找不到家。特別是在上高中、上大學的時候,每次回家,他更不知道家在哪裏。需要父母到汽車站、火車站來接他,領著他,到一個完全陌生的新家。有時從前一家搬出來,又租不到合適的住處,就隻能住在塑料帳篷裏。合適他們的住處就是城鄉結合部的出租房。是搬走的人住過的,隨時等著拆遷的舊房子,髒兮兮的;或者是剛搶著搭起來的簡易房子,泥水還沒有幹,濕漉漉的。周圍擁擠、逼仄、淩亂、肮髒,住著些不同口音的陌生人,擺小攤的、撿破爛的、打零工的、蹬三輪的,還有偷的搶的拐的騙的,賣身賣肉的。有一回,他們家隔壁就住了兩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和周圍那些土裏土氣的人不一樣。他和妹妹忍不住好奇,在門上偷看她們。她們就讓他倆進屋,還給他倆給巧克力吃。他母親大聲地把他倆喊出來,趕緊把他倆拉回屋裏,美美地訓斥了他倆一番,說,不要看她們,不要和她們搭話,不要吃她們的東西。她們不解,問為啥,他母親說,她們不幹淨。他母親說她們不幹淨,可她們比母親穿的幹淨多了。母親說不能和她們搭話,可還有許多人到她們屋裏來,來了鑽進屋裏不出來。他就又問,她們是幹啥的。母親沒好氣地說,賣肉的。他那時候上初中,沒明白賣肉的意思,看到人們出出進進的,手裏並沒有提著肉,他心裏還有些納悶。她們的屋子裏也沒有肉腥味,相反,還有一種淡淡的香味,她們的身上也是。每次在院子裏碰上,從他身邊走過,她們身上的香味都會撲過來,包圍住他,並且很長時間都會留存在他鼻子裏、腦子裏。他對那種香味幾乎有些癡迷。盡管怕母親看到,他還是有意無意地從她們門上走過,從她們的身邊走過,尋找那種味道。那種味道也似乎跟隨著他,在他看著班裏的女生的時候,在他睡覺的時候,就出現了。尤其在睡覺的時候,那種味道就壓住了屋裏其他所有的味道,父親身上的水泥味、土腥味、汗臭味,還有母親身上含混不清的垃圾味。他們一家住在一個屋子裏,隻能租得起一間屋子。在那種味道的包圍下,他睡著了,他做了奇怪的夢,夢見鑽進那兩個女子的懷裏,那種味道淹沒了他,他夢遺了。早上醒來,他發現了,不敢看父母,不敢看妹妹,慌裏慌張地收拾好,趕緊往學校跑。回到家裏,再次遇到那兩個女子,他感到一種羞愧,但還有一種向往。不由地偷看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