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翻譯——紅唇(1 / 3)

到桃花源,我們也不是衝著桃花的,而是衝著蟠桃村的。最先吸引了理查森先生的是蟠桃村的民居,是那些古老的石頭建築的房子。在一個網站上發現了蟠桃村的一些圖片,我們就找到了蟠桃村。那是兩年前了,我們去的時候,桃花含苞未放,樹上也沒有葉子,枝子上滿是點點紅星。還不算是好的遊覽時機,隻有不多的幾個自助遊覽的散客。桃花源還剛在開發,山前在修路、圍山、建樓房,山後的部分還保持著原貌,蟠桃村的人還住在村裏,他們的房子還沒有被拆掉。

看到那些房子,理查森先生顯得很興奮,就像發現了寶藏一樣。我看著那些房子樸實無華,甚至有些簡陋破敗。石頭堆砌的牆體,木質的房頂,建築材料是最原始的。小門小窗,遮風避雨,防止野獸侵襲,房屋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四堵牆,一個頂子,建築元素也是最簡單的。但理查森先生用他渾厚的男中音說,那些房子保存了人類最古老建築的很多信息,還封存著人類千百年的曆史記憶,那不僅是人的家,也是文化的家。他一戶一戶地看,給每間房子都拍了照。

看到桃花源正在開發,理查森先生顯得有些憂心,他說,應該把那個地方,那些房子都保護起來。我給他解釋說,實施古村落保護,當然是應該的,可是古民居內的住戶多為貧困人口,弱勢群體,無力對住房進行整體的維修保護,政府還沒有那麼多的錢去維修和保護。還有,那些居民,也希望和外麵世界的其他人一樣,住上像樣的房子,過上文明的生活。

理查森先生當即就反駁了我:“什麼是文明,什麼是野蠻?什麼是文明的生活?難道鋼鐵水泥,汽車電腦就是文明的生活?不,不對!那樣的文明是以對自然的野蠻為代價的,是以對未來人類的野蠻為代價的,那並不是真正的文明。”理查森先生很直爽,尤其是在遇到學術問題時,往往會言辭激烈,有時顯得還有些過激。

為了緩和氣場,避免爭執,我笑了笑說:“世界已經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了,但這裏的人還在靠狩獵采集來生活,這對他們不公平,他們也需要發展,需要過上工業化的生活。”

理查森先生又搖頭了,說:“不不不,您知道的,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已經存在了大約200萬年。在所有這些時間裏,人都是靠從自然獲取食物而存活下來。99%的時間靠漁獵和采集,農業社會僅有一萬年的曆史,工業社會隻不過才300年。在地球上曾經有過的800億人口中,90%是狩獵采集者,6%是農人,隻有剩下的4%是工業化社會成員。而所謂的工業,永遠依賴於農業,依賴於自然。我們應該對過去被我們認為是原始、落後、野蠻的這樣一種生存方式,重新加以關照,重新加以認識。”

到桃花源,我們也不是衝著桃花的,而是衝著蟠桃村的。最先吸引了理查森先生的是蟠桃村的民居,是那些古老的石頭建築的房子。在一個網站上發現了蟠桃村的一些圖片,我們就找到了蟠桃村。那是兩年前了,我們去的時候,桃花含苞未放,樹上也沒有葉子,枝子上滿是點點紅星。還不算是好的遊覽時機,隻有不多的幾個自助遊覽的散客。桃花源還剛在開發,山前在修路、圍山、建樓房,山後的部分還保持著原貌,蟠桃村的人還住在村裏,他們的房子還沒有被拆掉。

看到那些房子,理查森先生顯得很興奮,就像發現了寶藏一樣。我看著那些房子樸實無華,甚至有些簡陋破敗。石頭堆砌的牆體,木質的房頂,建築材料是最原始的。小門小窗,遮風避雨,防止野獸侵襲,房屋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四堵牆,一個頂子,建築元素也是最簡單的。但理查森先生用他渾厚的男中音說,那些房子保存了人類最古老建築的很多信息,還封存著人類千百年的曆史記憶,那不僅是人的家,也是文化的家。他一戶一戶地看,給每間房子都拍了照。

看到桃花源正在開發,理查森先生顯得有些憂心,他說,應該把那個地方,那些房子都保護起來。我給他解釋說,實施古村落保護,當然是應該的,可是古民居內的住戶多為貧困人口,弱勢群體,無力對住房進行整體的維修保護,政府還沒有那麼多的錢去維修和保護。還有,那些居民,也希望和外麵世界的其他人一樣,住上像樣的房子,過上文明的生活。

理查森先生當即就反駁了我:“什麼是文明,什麼是野蠻?什麼是文明的生活?難道鋼鐵水泥,汽車電腦就是文明的生活?不,不對!那樣的文明是以對自然的野蠻為代價的,是以對未來人類的野蠻為代價的,那並不是真正的文明。”理查森先生很直爽,尤其是在遇到學術問題時,往往會言辭激烈,有時顯得還有些過激。

為了緩和氣場,避免爭執,我笑了笑說:“世界已經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了,但這裏的人還在靠狩獵采集來生活,這對他們不公平,他們也需要發展,需要過上工業化的生活。”

理查森先生又搖頭了,說:“不不不,您知道的,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已經存在了大約200萬年。在所有這些時間裏,人都是靠從自然獲取食物而存活下來。99%的時間靠漁獵和采集,農業社會僅有一萬年的曆史,工業社會隻不過才300年。在地球上曾經有過的800億人口中,90%是狩獵采集者,6%是農人,隻有剩下的4%是工業化社會成員。而所謂的工業,永遠依賴於農業,依賴於自然。我們應該對過去被我們認為是原始、落後、野蠻的這樣一種生存方式,重新加以關照,重新加以認識。”

我說:“現在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方是否文明進步,就是用經濟發展、科技發展為依據的。不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這樣。”

理查森先生說:“是的,這是我們西方人的觀念,讓全世界都信以為真了。一切都以物質來衡量,用金錢財富來衡量,用人的欲望來衡量。人為了最大的利潤去生產,去生活。表麵上覺得它很合理,但用長焦距的視野來看,它卻是短暫的、偶然的,也是極端錯誤的,它會把把人類引向一個極端可怕的方向。更可怕的是,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而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無節製的開發,不僅會造成生態災難,而且會造成文化、道德、倫理等方麵的災難。現在的人們隻看到人類會因為自然原因而毀滅,我認為更會因為文化原因而毀滅。”

我說:“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文化,如果文化遭到破壞,人會回到動物中去嗎?”我這樣說,是想引出他更多的高論來。也希望他多說話,我非常迷戀他渾厚的男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