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桃花莊上(一)(2 / 2)

怕兩個小孩子出事,雖然孩子身邊跟了兩個丫鬟,許氏又讓兩個媽媽跟了過去照料。

許氏和許大舅先說了幾句家常話,許氏就把許大舅讓進了用作說私房話的稍間裏,重新落座之後,許大舅才說,“妹夫得到擢升,現下做了刑部侍郎,大哥得到消息,就替你們高興。”

許氏倒是表現得挺淡然,“大哥前些日子送來的禮,我讓揀了些送進京去了,又送了兩萬兩長樂票號的銀票過去,料想他也能好好把今年過下去了,他在京裏好大花銷,去年冬月送去的五千兩,轉過個年,就沒了,又寫信來要。”說到這裏,許氏就沉著臉歎了口氣,“二姨娘前幾年過身了,現下是四姨娘一人掌內宅,我看她花錢倒是如流水,要是這兩萬兩又輕輕巧巧花出去,就莫要想我簡簡單單給送錢過去了。”

許大舅說道,“妹夫官做得大,花銀子多也是常事。”

許氏不以為然地撇了一下嘴。

許大舅就又勸道,“三妹,我看衡哥兒和一般男孩子沒什麼不一樣,現下已經七歲,朱先生給做啟蒙還行,要是一直給掌學,對衡哥兒學業沒什麼好處,還是要妹夫請更好的正經先生才行,我在想,還是要把他送到京裏去,順道,讓達川這個小子,也跟著也好。我家裏這幾個,老大老四都不是上學的料子,還是讓他們學著經商,老七卻是很好學上進的,就想讓妹夫給找先生,把衡哥兒和達川都教一教,畢竟妹夫在京裏,現在又是三品的大員了,人脈比我們還是多很多的。”

許氏想了想衡哥兒,心裏其實也是如許大舅這般想的。

現在給衡哥兒啟蒙的朱先生,是許大舅找的落第秀才,給衡哥兒開蒙還行,要是要再進一步地教授課業,那是不行的。

到現在,衡哥兒和朱先生辯論,朱先生都已經不是衡哥兒的對手了,還經常被衡哥兒指出他的錯誤,許氏也覺得朱先生已經不堪用了。

但是,要找一個好先生,又哪裏那麼容易。

要說揚州這地界,文風之盛,連京師都無法相比,好的學堂也不少,但是想到衡哥兒的身體,許氏又不敢把他放到學堂裏去,怕出事情來。

雖然許氏一直是把衡哥兒當成男孩子教,衡哥兒也完全是把自己當成男孩子的,但到底不是完整的男孩子,許氏很怕他身子上的秘密被人知道了,那季家的顏麵就不知道往哪裏擺了,而且以後衡哥兒也怕是沒法做人了。

說到底,還是要單獨請好的夫子。

許氏歎了口氣,說道,“老爺他根本不肯認衡哥兒是兒子,要他給請夫子,還不如自己想法子呢。”

說著,許氏又帶上了怨氣。

許氏和許大舅是同父同母的胞兄妹,許家,在被稱為天下繁華第一的揚州府裏算不得數一數二的大商戶,不過也決計不差。

許家是做茶鹽生意,家大業大,許家有意入官場,奈何家裏人做生意是好手,卻沒人能讀書,當時許大舅結識了還是秀才的季大人,許大舅一雙慧眼,相中季大人一定能中舉和中進士,就將唯一一個嫡親胞妹嫁給了還是秀才的季大人,帶過去十幾萬兩銀錢的嫁妝還有鋪麵。

季大人自從娶了這麼一個商戶小姐,就一路平順,在成婚次年就中了舉人,然後一舉又中了進士,許大舅很舍得花錢地替他出錢上下活動,季大人便留了京,這才過不惑之年,就做到了三品侍郎,也算是少年得誌,惹人羨慕了。

這其中自然不乏季大人自己能力卓絕又在外會做人,但是許家在背後對他的幫助,那也絕對是很大的。

許氏自從承平四年從京城回到揚州,當時許大舅和這個妹妹大吵了一架,說她不懂事,不在季大人跟前好好服侍,居然因為一點爭執就跑回揚州來,他一邊又給京城季大人送了兩個貌美懂事的揚州瘦馬,又給送了銀錢去。

季大人寫回信,很感謝大舅子的盛情,又說了許氏隻是在京裏身子不好,回揚州將養,倒沒說許氏的不好。

許大舅這才細細來問妹妹到底是出了什麼事。

許氏一番左思右想,便把衡哥兒身體有缺陷的事情告訴許大舅了。

許大舅從商二十多年,見多識廣,倒不覺得衡哥兒生成了這種身子是不吉利,不過也理解了妹妹,就再沒有和許氏就此事鬧矛盾。

許氏在揚州經營產業,養著兒子,每年送銀子上京供丈夫花用,如此相安無事,也就至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