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促進農業科技紮根農村和科技興農
我國各級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時常開展此類活動。但這些活動往往是“一陣風”式的,無法實現經常化,表麵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效果甚微,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讓農業科技紮根農村的問題。在我國農村地區傳統的耕種理念中,隻要在幹旱時澆水,缺肥時補肥,莊稼就能有好的收成。然而,對於增施何種肥料卻沒有明確的認識。農業專家解釋,錯誤的施肥,也是延誤對於農作物生長需求元素的供給。在許多地區農家書屋建成之後,大量農民通過閱讀農家書屋配有的各類農業科技類圖書,把農業科技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解決了生產活動中的很多技術問題。
農家書屋開展的圖書借閱也轉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過去不少地方農民思想保守,習慣於種植傳統的糧食作物。農家書屋建立後,一些科技示範戶和具有初等文化知識的農民可以方便地到農家書屋借書,從農業科技圖書中得到啟發,掌握先進的種養殖技術,如建立蔬菜大棚等,從原來傳統的農業生產走向依靠科學技術發家致富的道路。例如,吉林省雙遼市臥虎鎮農家書屋,隨著各地春耕一天天臨近,越來越多的農民來到農家書屋取“春耕經”,很多人也把農家書屋稱為備耕“參謀部”。在臥虎鎮農家書屋,前來“取經”的農民關注最多的就是如何應對春旱、選擇什麼樣的種子、如何科學施肥等備春耕的問題。在這裏,一些農民相互交流備耕經驗,很多人都隨身帶了一個筆記本,記錄著相關知識。對在書上查不到的問題,管理員就把它們彙總起來,等縣裏的科技備耕服務組下鄉時統一向專家谘詢。
(四)保障農民權利,維護社會公平
農家書屋建設還是保證農村居民權利、保障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農家書屋建設是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需要。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目的的文化服務。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城鄉差距較大,眾多的公共服務在農村和城市之間明顯失衡。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資源,盡快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積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既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新階段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所在。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理念下,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重心“沉”入農村是必然的趨勢。農家書屋工程,正是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務加速向農村、“文化窪地”集聚的重大創新,是保障農民具有公平的閱讀權利、維護社會公平的典型之舉。
(五)農家書屋能更好地為留守兒童提供服務
農家書屋處於農村之中,不但具有學習資源上的優勢,更具有地域方麵的優勢,是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基地,是農村學校的有益補充,在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中具有其他機構所無法替代的優勢。
首先,農家書屋具有顯著的資源優勢。在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文化信息資源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與農村小學資料相比,農家書屋圖書資料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既有紙質載體的圖書、報刊,還有非紙質載體的音像電子產品等多種載體形式的文獻資料,特別是中國農家書屋網絡的建成與開通,更是充實了農家書屋的資源優勢,為前來學習的留守兒童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料,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例如,江蘇省太倉市的瀏河鎮張橋村農家書屋,在暑假期間會免費向本村中小學生開放。該村農家書屋的藏書包括農業科技、農村醫療衛生、農村普法、文化教育、少兒讀物及中外名著等近百個品種。為了讓廣大中小學生能夠在暑期看得上書,看上適合自己興趣的好書,農家書屋有關人員還專門購買了2000冊適合農村小學生閱讀的各類書籍,並調整出兩間辦公室作為閱覽室,添置了空調,為孩子們創造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除此之外,在暑假期間全鎮還將通過舉辦中小學生知識競賽、有獎征文等形式帶動、引導學生走進書屋讀書,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充實的假期。
其次,農家書屋具有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服務的優勢。農家書屋是廣大農村留守兒童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貯藏庫,具有方便、有效地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服務的優勢,主要表現為:首先是學習時間的靈活性。農家書屋充足的開放時間,為留守兒童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學習條件;無論是上課前或下課後,無論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或星期六、星期日,無論是暑假或寒假,隻要是留守兒童需要,農家書屋都可為他們提供服務,永遠是他們學習、成長的場所和樂園。其次是學習過程的自主性。每一所學校在啟動教學工作之前,都已按各自的辦學目標和要求製定出一整套較為具體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及具體實施方案。所有參加學習的學生隻能服從學校的安排,被動地接受學習和教育,缺少學習選擇上的自主性和接受教育過程中的自主性,而農家書屋卻無此限製,留守兒童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興趣和愛好,自主確定學習目標、規劃學習進程、製定學習方案、安排學習計劃、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而且來農家書屋學習也不用考試,學習過程的自主性在這裏得到充分的體現。再次,是對象的平等性。來農家書屋學習的兒童,都有在農家書屋平等地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權利,不分年齡、性別、學識水平、貧富和社會地位等,對前來學習的兒童提供平等的服務,每個留守兒童都可以在農家書屋獲得平等的學習權利,享受平等的服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