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幹快上”(1 / 3)

別人“怎麼想”、“怎麼看”隻是一個說法,bnb新聞網有可能對國內的負麵報道,才是騰溪最為擔心的事。章程的“開個口子”也隻是說說而已,宣傳是黨的喉舌,什麼事都可以通融,唯獨這件事沒得商量。

之前的幾個舉報隻是一個開始,老爺子走了,明麵上已經沒有了可以為nb電氣撐腰的人,天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想到來前鄭局長的那些話,騰溪禁不住說道:“章程,你到底是怎麼想的?表個態,低個頭,有那麼難嗎?別辜負了別人的一番好意,要知道我之所以出現在這裏,完全是為了nb電氣好。”

這是自認識以來她頭一次直呼自己的名字,章程有些意外,愣了大約十幾秒鍾才低聲道:“騰溪,我知道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但不管以前,現在,還是將來,關注政治但不參與政治,是我們nb電氣和nb實驗室的一貫立場。如果非要表明什麼態度,加入哪個派係,才能在國內開展業務,那我寧可選擇不做。”

上麵對nb電氣已釋放出足夠的善意,比如邀請劉思偉擔任港事顧問,任命李曉山為全國政協委員,丁文明為東廣省人大代表,甚至私下裏給衛生係統打招呼,在同等價格和質量條件下盡可能采購nb醫療設備。

然而,nb電氣對這些卻唯恐避之不及。

劉思偉始終沒有接受新h社香港分社發出邀請,李曉山和丁文明更是辭去政協委員會和人大代表職務,連中國公司的高管都換了個遍。

bj對此很有看法。高校長關於給實驗中心開通“快捷通道”的申請沒有被全部獲準。與他們的態度有很大關係。上麵這次任由張光明之流興風作浪。未嚐沒有借機敲打nb電氣和nb實驗室的意思。

作為中間人,騰溪左右為難,指著小包幽幽地說:“水至清則無魚,你都已經為國家做那麼多了,這又是何苦呢?”

章程走到落地窗前,遙望著山下的海灣,淡淡地說:“知道我為什麼連公司董事都不願意擔任嗎?就是因為我想得太多,很容易背負一個合格商人不應該背負的道德責任。對那些國際競爭對手。我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在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展業務也一樣,可以遊走在灰色邊緣。

但對於中國,我有一種特別複雜的情感。尤其那些表麵一套、背後一套的政客,我實在無法做到毫無心理負擔的跟他們打交道。就像我無法改變他們一樣,他們也改變不了我。所以我選擇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回報這個國家。”

騰溪五味雜陳,遲疑了好一會兒才輕聲問道:“那我算什麼,興達又算什麼?”

“你是我朋友,興達對付的是國際競爭對手。不能相提並論。”

章程回頭緊盯著她的雙眼,微笑著說道:“此外按照總部的計劃。興達的業務最多開展到96年。到時候你的嫁妝也掙得差不多了,完全可以提前退休,去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

以現在的推廣力度和方式,三年時間足以讓nb醫療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就算將來不走歪門邪道,一樣能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騰溪反應過來,不無擔憂提醒道:“章程,別忘了你不僅是nb電氣的股東,還是nb實驗室的創始人。鄭局長認為按實驗室現在的發展速度,想保持現在的資助比例,未來每年投入將會高達十億美元以上,收縮國內業務,公司拿得出那麼多錢嗎?”

十來億美元算什麼,就現在持有的美國股票,未來十年內的漲幅將高達幾千倍,更不用說今後的一個又一個金融投機機會了,章程若無其事地笑道:“鄭局長的估計太保守了,97之前,實驗室的年預算就會達到15億美元。2000年之後會增加到25至30億美元,並且逐年遞增。至於資金來源,我會想方設法解決,不會讓公司一力承擔,更不會讓股東吃虧。”

“每年30億美元,你以為你開銀行的?”話說出口,騰溪才想起他的確是開銀行的,而且開得是萬能銀行。

章程一邊掐著太陽穴,一邊哈欠連天地說道:“錢是王八蛋,沒了再去賺,關鍵還是技術。至少對我而言,先進技術才是真正的財富。”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還是先說說江南省的那兩個項目吧。”騰溪給了他個白眼,沒好氣的說:“畫那麼大一蛋糕,正合了人家大幹快上的心意,一直鬧到中南海,我看你怎麼收場!”

“什麼意思?”

“d老二次南巡之後,全國掀起了加快改革加快建設的大潮。今年的兩會上,甚至把‘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寫進憲法,並作為國家的根本任務,到處都在大幹快上,尤其那些地方政府官員,他們發現有更好的辦法弄到錢,不再像以前一樣乞求中央政府,到銀行去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反正行長都是他們任命的。”

騰溪頓了頓,繼續說道:“中央對貨幣和信貸失去控製,地方政府的投資比中央政府還要多,上個月一號,中央把省長們統統召到中南海通報經濟形勢,請求他們“積極、正確、全麵地領會d老同誌講話和十四大精神,既要抓住機遇,加速發展,也要注意穩妥,避免損失,特別要避免大的損失。”

章程微微點了下頭,輕描淡寫地說道:“經濟是有點過熱,回來前聽說nb銀行的專家們,剛給人民銀行發了一道函,提醒他們這些現象如不及時製止,當經濟增長率放慢時。可能演變為一場金融風暴。”

“世界銀行也提醒了。”

騰溪坐到他麵前。似笑非笑地說道:“在中南海開會時。所有省長們都聽出了中央的言外之意。於是開始各說各話,東廣的說就全省來看,他們並不熱;福閩的說連東廣都不熱,他們更不熱;你們老家的省長更厲害了,說‘我們隻有個別城市的速度較快,但那主要是由於外資的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