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助委會”(1 / 3)

計劃不如變化!

顧先生去科大校區時正好被剛采訪完章程一家的記者們看見了,他這兩年來都在忙什麼香港是盡人皆知,結合章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媒體很直接地想到他是想請章程出山,為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搖旗呐喊。

當下午就傳出這一道消息,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保密工作沒做好,如果這個時候再去德國為柏林申奧助威,無疑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與此同時,bj奧申委也希望章程能夠代表企業界為中國申奧做經濟陳述。

因為企業家代表人家都是全球知名的大公司總裁,中國隻能由顧家大公子、中國石油然氣公司總經理上陣。一個在香港還有點名氣,一個整個一官商,這個陣容顯然要比人家遜色都多。

nb電氣不僅是正兒八經的跨國公司,還是上屆奧運會的頂級合作夥伴,作為公司創始人,章程擁有顧家大公子和中國石油然氣總公司總經理所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如果他能出麵,將能大大提升中國代表團的國際形象。

考慮到目前的國際環境,吳金華和丹尼爾一致認為應該接受bj奧申委的邀請,因為這一來可以演繹一個無懈可擊的“陰謀論”,讓全世界人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接下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山姆大叔對nb電氣支持中國申奧而實施的報複。

畢竟地球人都知道美國是抵製中國申奧的,一些**的眾議員為此專門向國會提交了一部法案,甚至很可能獲得通過。

這無疑與奧林匹克精神相悖,別在其它國家,就算在美國nb電氣也可以理直氣壯地跟他們理論。

經過一番權衡,章程最終婉拒了柏林洪堡大學物理係阿紹姆教授的邀請,同時也拒絕了bj申奧委有關於企業界代表的邀請,而是將以bj申奧形象大使的身份,代表文化項目組為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做文化陳述。

人家在公司沒職務。連所有股份都捐贈給了“nb科學與教育基金會”,邀請他擔任企業界代表真不是那麼合適。

就在他正和顧先生等人一起為中國申奧搖旗呐喊,動員更多香港市民參與進來之時,bj方麵又向nb電氣總裁吳金華發出邀請。連顧家大公子都坦言吳總擔任企業界代表比他合適,因為在去年的“烏龍事件”中,吳金華也出了大風頭,具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

既然都已經做到這份兒上了,吳金華也不矯情,欣然接受了這一邀請。

中央政府承諾bj獲得舉辦權之後,會把馬術項目放在香港,不出意外的獲得香港民眾的支持。令人章程啼笑皆非的是,馬會新聞發言人剛宣布要全力以赴,遊艇會居然異想開地提出能否把賽艇項目也放在香港?一時間眾紛紜。掀起了一陣奧運熱。

都已經赤膊上陣了,沒必要再遮遮掩掩。

顧先生、邵先生、周先生和李先生共同發起的“香港支援協助bj申奧委員會”簡稱“助申委”剛成立,籌款工作剛全麵拉開,章程就以bj申奧形象大使、“助申委”理事的身份,率領一百多位以誌願者身份加入“助申委”的公司同事。以及兩百多位來自香港各界的真正誌願者,浩浩蕩蕩地趕往bj,協助bj奧申委踢好臨門一腳。

在啟德機場候機時,送行的新h社香港分社記者和誌願者們坐在一起,非常樂觀,很有信心,相互打氣:不給中國給誰啊!

然而。幾乎都有海外留學、工作和生活經曆,堪稱香港各行各業精英的誌願者們卻如履薄冰,一點都樂觀不起來。

國泰航空的包機裏,他們要麼翻看這兩收集的奧運資料,要麼研究bj方麵傳來的籌備資料,要麼低聲交流各自的看法。很敬業,很專業。

“……辦公地點設在亞運村的國際會議中心,二層展區最大,麵積達1000平米,我們把它隔成七個辦公區和一個大會議區。配套設施非常完善,有十種語言的同聲傳譯設備,有高亮度投影裝置以及可調節的燈光係統,甚至有兩間貴賓室。”

接下來的兩個月,三百二十六人的大團隊就要在bj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章程全權代表“助申委”,事無巨細的都得過問,一邊看著打前站的同事傳來的布局圖,一邊低聲問:“一個組一個辦公區?”

“嗯。”

對bj情況較外熟悉,被緊急抽調到“助申委”擔任後勤主管的宋佳,指著圖介紹道:“a區文宣組、b區新聞組、c區聯絡組、d區策略組、e區企劃組、f執行組,我們後勤組在e區,客房在隔壁的酒店,安保由奧申委負責,車輛也已經全部到位了。”

光香港富豪榜上那幾十位大富豪就為“助申委”提供了4000多萬港元的資助,這還是明麵上的。如有需要,他們會通過其他方式提供一筆用於賄賂國際奧委會委員的黑金。

隻要能贏得舉辦權,花多少錢都值。

章程沉思了片刻,搖頭道:“宋主管,我們要與奧申委展開全方位的合作,而不是孤軍作戰。飛機降落後立即通知後勤組同事,請他們再租一層,現有的辦公區留一半給奧申委,另外把策略組安排到一個相對安靜點的會議室。”

“再租一層沒問題,關鍵是他們會去嗎?”

“去不去是他們的事,留不留是我們的事,住宿和餐飲也要考慮到,總之,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誠意。”

“好的,一下飛機我就安排。”宋佳在本子上飛快地記錄了一下,旋即回到她的座位。

相比德國,bj遠稱不上遠。況且申奧這麼有意義,誰都想參與。離預產期僅剩一個半月的夏遙,硬是鼎著大肚子,帶著女兒一起跟上了飛機。

見丈夫似笑非笑的朝自己看來,她一邊輕拍著剛睡著的章晴,一邊得意地竊笑道:“別用這種眼神看我。我會注意的,再bj我比你熟,不準還能幫上什麼忙。”

章程舉起掛著脖子上的“助申委”誌願者工作證,搖頭道:“老婆。我不是不放心你,而是擔心沒時間陪你和晴晴,離投票就剩兩個多月,接下來我們會三班倒,24時工作,連禮拜都沒時間休息。”

夏遙嫣然一笑道:“你忙你的,別管我倆,bj我有好多同學,有騰溪,實在感覺悶還可以去國貿轉轉。”

來都來了。還能什麼呢?

章程暗歎了一口氣,假作嚴肅地:“就一個月,一個月之後必須回香港,不然我非得被媽罵死。”

夏遙撅著嘴嘀咕道:“在哪兒生不是生?bj醫療條件比香港一點都不差,有馬格達雷娜在。又不是沒人照應。”

“還有我呢。”

正著,剛加入“助申委”企劃組的nb電氣工業設計中心副總監林薈嫻,扶著椅背走到二人身邊,撥弄了下睡得正酣的章晴,大大咧咧地道:“生孩子這事我有經驗,有我在不會出問題的,章同學。你就放一百個心吧。”

“是啊,我連媽媽手冊和健保卡都帶來了。”

夏遙指著正跟新聞組同事討論的公司主席副總裁夫人伊婉儀,吃吃道:“除了林姐之外,還有伊姐,我們都好,一個照應我。一個帶晴晴,不會拖你後腿。”

原來有人在慫恿,章程狠瞪了林薈嫻一眼,沒好氣地:“林總監,您不要工作了?”

“我們企劃組不像策略組。沒謝總那麼忙,況且離預產期還有一個多月,到夏遙進產房時我們應該忙得差不多了。”

生孩子那麼大的事,哪能這麼隨便?

章程不置褒貶的點點頭,拿起策略組的第一份報告邊看邊道:“一個月以後的事一個月以後再,當務之急是先站穩腳跟。”

“我就是擔心這一點。”

林薈嫻坐到夏遙的座椅扶手上,憂心忡忡地:“章程,我們企劃組同事認為‘奧申委’之所以發出邀請,很大程度上出於你個人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而不是真正看重我們的國際公關能力,大家都擔心接下來做的很可能是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