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都是觀眾”(3 / 3)

鼓聲剛剛平息,女主持人就一臉同情地:“通過剛才的對話,章先生和夏女士婚禮的錄像,以及樂隊的失控,有理由相信穆利斯博士在nb實驗室不僅過得不輕鬆,而且很可能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對此,我深表遺憾,並強烈建議我們吳校長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在迅速轉移的聚光燈中,來賓們看到了科大吳校長。

他剛起身給眾人揮了揮手,男主持便煞有介事地問道:“嘉麗,我想我聽出你的言外之意了,科大的確需要聘請一位獲得過諾貝爾獎的教授,但你想好請博士來擔任什麼職位了嗎?”

“化學係教授?”

“幾十萬年薪,博士不會考慮的。”

“化學係主任?”

“拜托,博士在nb實驗室就是化學研究中心主任,你沒聽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嗎?”

女同學故作沉思了片刻,突然托著下巴欲言又止地道:“那就請博士來我們科大擔任校長。”…

“這是個好主意,吳校長,非常抱歉。您被解雇了,不過在您向博士移交職位之前,我們要先請穆利斯博士給大家做一個演講。”

調侃玩章程調侃校長,香港大學生的“無法無”,讓李所長等人來自國內的客人大開眼界。

不會玩就不會搞研究。黃麗安已習以為常。穆利斯博士剛講完第一段,便低聲翻譯道:“博士演講的主題是《為實驗喝彩》,他帶我們回顧發生在17世紀科學界的一些故事。在17世紀的英國,人們就已經開始在酒吧裏麵談論哲學、宗教等問題了。

那時候沒電視機,看不了足球賽,人們很可能為一些話題,比如羅伯特-波義耳發明的真空泵。也就是吸塵器的前身是否妥當之類的,湧上街頭,扭打起來。”

這次記錄的不僅僅是李所長,張院長、陳所長和康教授等人也不約而同的拿起紙筆作記錄,以便回去後跟同事和師生們分享這一盛況。

為了不至於有遺漏,翻譯的人同樣要作記錄。

穆利斯博士稍作停頓,孫曉光便看著剛記下的幾個要點。低聲翻譯道:“波義耳是查理二世的朋友,周末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平日裏他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神論科學家。他發明了一種可以把內部空氣抽完的儀器。一開始他並不知道空氣究竟有什麼作用,反正抽完氣體後,關在儀器裏麵的鳥就死掉了。於是他便給那玩意兒取名‘真空’。

但麻煩接踵而至,牧師禁止他造這個儀器,因為上帝無處不在,而‘真空’儀器裏麵什麼也沒有,也就意味著沒有上帝。波義耳卻對此毫不在乎,這很快便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討論。

查理二世坐不住了,他不想因為人們談宗教科學,而使自己步父親的後塵,被送上斷頭台。便他出錢為這些科學家們成立了英國皇家學會,任何人都能出席,隻要不談論宗教即可。科學家可以在台上展示各自的實驗,闡述各自的機器或儀器是怎樣運作的、會產生什麼。要讓所有的人都實實在在地看到,而不是假大空地些虛幻的東西。”

史密斯教授之前的演講富有哲理,發人深思。

穆利斯博士的演講則非常具有趣味性,像是在科普,在不失幽默的一番介紹中,來賓們知道了“真空”這個詞和“皇家學會”的由來。

隻有章程和高校長等實驗室大佬,才真正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他是對自己的獲獎資格仍表示懷疑,並試圖以此給實驗科學正名。

不出章程所料,穆利斯博士突然話鋒一轉:“就這樣,到了17世紀中葉,實驗科學漸漸被分離出來。而在此之前,科學一直與宗教、哲學、數學糾結在一起,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在這之後的300多年裏,科學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就是實驗科學的起源!”

接下來的15分鍾,他為大家介紹了他和科學的邂逅。他為大家講述時候是如何花6個月在自家車庫後造了一個火箭,還把青蛙送上了的故事。

他打趣道,他頗為慶幸當年的大膽無畏,若是聽從別人的話,或請求政府批準,那隻飛上的青蛙就可能會喪命了。

他繼而表示,科學家的形象總是令人感到神秘和古怪,猜測他們整躲在象牙塔裏,拿著試管做些荒謬的事。這一形象,直到二戰後開始有了改變。二戰得以進行,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科學的力量。科學家們發明了更大火力的槍支、藥品、炸彈等。

不過,也有一些人從中看到了商機,科學家地位驟升,很多人也開始為了謀錢而從事科學,所以不要指望他們總是實話。

通過故事,他告誡大家,在從事科學工作的過程中,如果你有了一個點子,不要盲從權威。權威很多時候給你的答案都是“不行”,而你應該走到實驗室自己去搞個明白。“每個人是通過自己看到、觸到、感覺到、或者聽到的東西來認識現實的。”

當然,你要誠實,不能編造結果,否則後果會很糟糕。

他自己一旦“有了點子就會立刻衝回實驗室去,即使是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他也同別人進行學術討論,但他從不盲從。對他來,是那種與生俱來的誠實和好奇心在不斷驅動著他進行科學工作。

演講非常成功,中間被掌聲打斷了六次。

港督被兩位主持人請上了台,看著他與兩位獲獎者握手祝賀的樣子,章程突然回頭道:“鄭局長,各位領導,今我們都是觀眾,但我深信總會有那麼一,我們會成為主人,走上台向中國的科學家表示祝賀,並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

鄭局長重重點了下頭,緊握著杯子道:“是啊,我也期待那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