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人管理上千億美元資產?”
“是的,人不在多,關鍵在精幹,”章程指了指對麵那一間間空中的辦公室,不無得意地笑道:“公司的二十多位明星投資經理,在國際上都是第一流的,在香港擁有非常高的認知度。”
謝偉昌不失時機地補充道:“吳行長,鑫盛投資不僅管理自有資產。還擁有大量散戶,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幾年內在全港的投資公司中脫穎而出,完全得益於這二十多位明星投資經理。很多客戶都是衝著他們來的,甚至指定他們的資金由哪位經理來投資。”
“這麼說,鑫盛可動用的資金不止800億美元?”
“也不能這麼說,畢竟想確保投資安全就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國內馬上也要開展類似業務,這無疑是一個取經的好機會,吳副行長饒有興趣地問道:“章先生,謝先生,二位能不能介紹一下。鑫盛是怎麼運作的?”
這不是什麼商業機密,章程很樂意與他分享。推開茶水間門,一邊招呼眾人坐下,一邊解釋道:“在這個行業,如果你做得好,誰也不能抹殺你取得的成績,因為基金行業最公平;如果做得不好,誰也無法救你,因為這個行業最透明,也最殘酷。所以有沒有一個好的投資管理團隊,尤其明星投資經理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別看公司隻有幾百人,看上去不到,事實上相當於其它那些中小型投資公司和基金公司,鑫盛的規模算不小的了。而公司大,人夠多,製度就容易有保證。如果公司小了,人才不夠,就會有一人分飾多角的情況。比如總裁幹涉投資、投資總監決定個股交易、基金經理助理實際擔任交易的情況。”
“那總裁管什麼?”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見章程朝自己看來,對鑫盛非常了解的謝偉昌,連忙道:“吳先生,鑫盛在股票和外彙投資方麵,一般由公司投資委員會負責,丁總雖然是投委會主持人,但大部分時候都是‘議而不決’。很少做出決策,也極少像現在這樣要求基金經理集體行動。
總之,與其它投資公司總裁和投資總監不同,鑫盛誰也不擁有絕對權威,投資經理和基金經理在各自己管理的資金和基金上,擁有較大話語權。
一位基金經理同時管理公募產品和專戶產品,更是常態。雖然大家用一個研究平台,但是基本決策都是獨立的,長期來看對公司有好處。可以說他們才是公司的主體。”
看著吳副行長將信將疑的樣子,章程遞上一杯剛接滿的飲料,微笑著確認道:“鑫盛最重要的是穩定的、雄心勃勃的管理層,是完善的內部治理,是一批資產管理的專長人才。作為公司總裁,丁總的主要工作是管好人,而不是去管那些具體事務。
值得一提的是,像你我這樣的股東,是對公司貢獻最少的,回報卻是最高的。畢竟對於一家投資公司而言,尤其對明星投資經理們來說,資本金有什麼用?股東有什麼用?他們有能力有才幹,能夠籌集到足夠資金,有的是門路,不一定需要我們!”
每個明星投資經理都有自己的客戶,對他們而言公司的重要性真沒那麼高。
吳副行長這才反應過來,接過杯子歎道:“用人不疑,用人不疑,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啊。”
“所以製度建設很重要。”
章程探頭看了一眼會議室,接著說道:“公司有投資決策委員會,負責資產配置和重大投資決策;投資總監全麵負責公司的投資、研究、交易,向投資決策委員會報告;投資經理負責基金的日常投資運作投資。
決策委員會要判斷一段時間內證券和外彙市場的基本走勢,決定公司資金在資產類別間的分配比例範圍。而投資經理在投資決策委員會決定的資產配置比例範圍內,根據研究分析部門提交的投資報告,結合自身的研究判斷。決定具體的投資品種並決定買賣時機。其中重大單項投資決定需經投資決策委員會審批。”
為了讓他更好的了解鑫盛。謝偉昌補充道:“此外,投資決策委員會分為股票外彙投資、固定收益投資和風險投資三個部分。每個投資決策委員會都有自己的主席、投資總監和副總監,權責分得很清,相互之間沒有重疊。
投研部門除了投資、研究、交易外,還設有風險管理部。對投委會和投資經理提供風險報告和績效評估,以助其了解組合承擔的風險水平,確認投資收益來源和投資策略成功與否,進而促使投資經理進行投資調整。
而鑫盛完善的內部風險控製機製、各個部門之間的防火牆機製。都勝於香港其它基金公司,這可能是鑫盛投研近年來大獲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在幾次市場拐點時做出的正確判斷,與這些機製不無幹係。”
正說著,兩位年輕的分析師走進茶水間。與章程等人點頭打了個招呼,便沏上咖啡,站在走廊裏繼續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