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進會的成立,基本上是因為不讚成孫逸仙革命策略當中的“漸進主義”(gradualism)。由於孫逸仙持漸進主義,批評者指他偏好在邊區進行暴動,這反映出同盟會在領導及革命策略上的一大分歧。孫逸仙的策略集中於中國南部,因為他和故鄉有接觸,與當地的秘密社會也已建立關係,而且他相信革命能夠在遠離滿人勢力強大的地區成功。馬上有人批評他忽視具有高度革命潛力的長江流域,其他人認為應該攻擊滿清的要害,而非擊其邊緣。如果孫逸仙所領導的起義從未有過任何實質上的成功,則這些論辯是很有力的。

1907年初,孫逸仙一離開日本,同盟會的反對分子就立即顯示其影響力。一群“激進分子”,主要是軍校學生,組織丈夫團,欲在中國中部推進行動。同時同盟會的庶務幹事劉揆一也計劃重組同盟會總部,盡力統一組織內的分歧分子。劉揆一在三月召開會議著手討論此事,而且推舉呂誌伊和張伯祥分別擔任五天後一項正式會議的正副主席,不知由於何種原因,劉揆一失敗了,這個提案也就遭到擱置。張伯祥十分懊惱,因而要求一群誌同道合者單獨行動,附和他的人當中較著名者為鄧文翬(江西人)、焦達峰(湖南人)和劉公(湖北人)。隨後開會,草擬共進會的成立計劃。數日之後這個會社正式成立。

共進會的宣言以白話和文言兩種形式發布。或許是因為這個文件率直地指出革命,而未為史學家所留意。但是正由於它顯得簡單,更值得史家注意,因為它顯露出共進會和革命運動的本質。

白話宣言以“共進”的意義為開頭。“共”表示一同去做事。成員“同心合意”,而且準備聯合其他目標一致的團體。“進”表示增進會員的知識,以找尋一個正確的“題目”(目標)。一旦如此做了,他們必須忘記“過失”,並盡全力達成目標。“過失”所指為何不很清楚,也許是指孫逸仙在中國南部不成功的起義,也許是指同盟會的派係分裂,也許二者兼有。

“題目”是反滿。宣言強調中國屬於漢族所有,滿人是屠殺漢人、惡貫滿盈的篡奪者。滿人這個異族統治階級歧視漢人,在全國各地駐防、收重稅、征苦役,並且處處壓迫漢人。革命的目的是替漢人及其祖宗複仇。

會黨原本在革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成員被視為“好漢”,因其經常企圖推翻滿清。但可惜的是,他們腐化了,許多人淪為賭徒、土匪和盜賊。為了推翻滿清,必須動員這些人,改造他們,使之成為“革命的英雄”。

宣言強調的另一點為洋人的威脅。清廷衰弱,屈服於洋人,中國正處於落入洋人之手的極度危險之中。洋人掌握中國的領土,要求賠款,奪取鐵路和礦權,且控製中國的關稅。滿人為了要永保其統治,已經犧牲漢人,屈服於這些要求,百姓的生計日益困難。不久以後,中國將淪為洋人所有,那時候漢人重獲政權將更困難。革命必須使得中國強盛,並免於“子孫絕種”的威脅。

共進會的成立,基本上是因為不讚成孫逸仙革命策略當中的“漸進主義”(gradualism)。由於孫逸仙持漸進主義,批評者指他偏好在邊區進行暴動,這反映出同盟會在領導及革命策略上的一大分歧。孫逸仙的策略集中於中國南部,因為他和故鄉有接觸,與當地的秘密社會也已建立關係,而且他相信革命能夠在遠離滿人勢力強大的地區成功。馬上有人批評他忽視具有高度革命潛力的長江流域,其他人認為應該攻擊滿清的要害,而非擊其邊緣。如果孫逸仙所領導的起義從未有過任何實質上的成功,則這些論辯是很有力的。

1907年初,孫逸仙一離開日本,同盟會的反對分子就立即顯示其影響力。一群“激進分子”,主要是軍校學生,組織丈夫團,欲在中國中部推進行動。同時同盟會的庶務幹事劉揆一也計劃重組同盟會總部,盡力統一組織內的分歧分子。劉揆一在三月召開會議著手討論此事,而且推舉呂誌伊和張伯祥分別擔任五天後一項正式會議的正副主席,不知由於何種原因,劉揆一失敗了,這個提案也就遭到擱置。張伯祥十分懊惱,因而要求一群誌同道合者單獨行動,附和他的人當中較著名者為鄧文翬(江西人)、焦達峰(湖南人)和劉公(湖北人)。隨後開會,草擬共進會的成立計劃。數日之後這個會社正式成立。

共進會的宣言以白話和文言兩種形式發布。或許是因為這個文件率直地指出革命,而未為史學家所留意。但是正由於它顯得簡單,更值得史家注意,因為它顯露出共進會和革命運動的本質。

白話宣言以“共進”的意義為開頭。“共”表示一同去做事。成員“同心合意”,而且準備聯合其他目標一致的團體。“進”表示增進會員的知識,以找尋一個正確的“題目”(目標)。一旦如此做了,他們必須忘記“過失”,並盡全力達成目標。“過失”所指為何不很清楚,也許是指孫逸仙在中國南部不成功的起義,也許是指同盟會的派係分裂,也許二者兼有。

“題目”是反滿。宣言強調中國屬於漢族所有,滿人是屠殺漢人、惡貫滿盈的篡奪者。滿人這個異族統治階級歧視漢人,在全國各地駐防、收重稅、征苦役,並且處處壓迫漢人。革命的目的是替漢人及其祖宗複仇。

會黨原本在革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成員被視為“好漢”,因其經常企圖推翻滿清。但可惜的是,他們腐化了,許多人淪為賭徒、土匪和盜賊。為了推翻滿清,必須動員這些人,改造他們,使之成為“革命的英雄”。

宣言強調的另一點為洋人的威脅。清廷衰弱,屈服於洋人,中國正處於落入洋人之手的極度危險之中。洋人掌握中國的領土,要求賠款,奪取鐵路和礦權,且控製中國的關稅。滿人為了要永保其統治,已經犧牲漢人,屈服於這些要求,百姓的生計日益困難。不久以後,中國將淪為洋人所有,那時候漢人重獲政權將更困難。革命必須使得中國強盛,並免於“子孫絕種”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