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凝翔
一
村莊緊靠著一個不太像城市的城市。隻有兩三千米的距離。老舊的房子比城裏還要密,一座挨著一座——但事情並沒有因此而改變,村莊還是村莊,最時髦的叫法不過就是城中村。因為這裏的人,終究還是村裏的人。
二
村裏的人也不都是農民。或者說幾乎沒有農民了。
幾年前開發商在這周圍圈地,把所有的田地都蓋成了小區——有的是別墅,有的又是經濟適用房;前者離村子遠一些,後者就在村子旁邊。
曾經有傳言說,後者會把這整個村子都推掉,因為利潤很大。村裏的人開始並不在意,後來卻發現那些十幾層的電梯房竟然把村子圍了半個圈,從此就開始等著拿到拆遷房或者更多一些的錢。
但事情很快就完蛋了。開發商把地賣給了政府,說要修一個大學城。至於這個地方,先留著,不忙著動。
現在好了,大學城能有什麼好處呢?反正孩子們也考不上的。
三
說起孩子們,雖然大部分人嘴上都那麼說,但心裏的想法卻不大一樣。
開理發店的張孃,就是一周隻開半天門的那位,原來是在城裏的一個中學門口開店的,是店主。做了十八年了,但因為孩子讀書的問題,就把門關了,搬到村子口來,方便中午晚上給孩子煮飯吃。張孃的老公在外麵跑車,一輛中巴,晚上就停在理發店的門口,他說這樣看起來安全一點,好歹也是謀生的工具,怠慢不得。大概因為很注意細節,所以他掙錢很多,足夠一家三口衣食無憂了。再加上在這裏剪頭一次才五六塊錢,“高了別人不來”,所以張孃也就沒有動力做下去了。
但鋪子還是開著。熟人在微信上說一聲,或者打個電話,張孃就從坡上跑下來開門剪頭了。一開門就要絮絮叨叨地說自己的孩子。說成績,說懂事,說自己操勞得厲害,等孩子大了,自己就回原來的地方開店。此外,如果來人是個學生,還要打聽打聽市內的學校哪一所比較好。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這些打聽都是無用功了。因為張孃的孩子去了一個她從來沒聽說過的學校。不過她還是很放心的,因為她去了一次學校,“校長說話很有水平”。
四
另一個口是心非的家夥是賣水果的俊傑哥他爸。他家小姑娘,也就是俊傑的小妹妹沒考上初中,他爸聽了很生氣,讓小姑娘去和他賣水果。小姑娘立馬就開始哭,然後被狠狠打了一頓。俊傑哥看著心疼,但也沒辦法,大家都以為這事情就這樣了,親戚們也都過來安慰小姑娘。
誰知道過幾天俊傑哥他爸跑回家來,問小姑娘有書讀,要不要去。姑娘馬上就答應了。俊傑哥他爸點了點頭,就說那等下個月你記得去學校報名。然後就又跑回攤子上去了。
關於這件事情,具體一些說,就是俊傑哥他爸賣水果的時候認識了一個老師,問他能不能解決這事情,那老師打了個電話,過了幾分鍾,就說這事情搞定了。俊傑哥他爸高興得不得了,收錢的時候給那人少算了幾十塊錢,李子在垃圾站裏滾了一地。
五
俊傑哥家的水果攤原來就在菜市場路口的垃圾站旁邊。垃圾站是個六七平米大的小屋子,隨便收整了一下,確定沒什麼味道就進去了,平時在垃圾站外麵擺著攤子,裏麵用來堆貨。後來市裏麵來整髒治亂,就把俊傑哥家攤子撤了——當然,也沒當垃圾站,現在是什麼街道管理處,每天坐一群人在那兒乘涼。
不過村子裏也不是每個垃圾站都這樣不務正業。在那個垃圾站朝前一百米的地方,就在經濟小區最靠外的房子旁邊,就有一個垃圾站 ,每天堆了很多垃圾。垃圾站旁邊——我們說了很多旁邊,實在是因為這裏所有的一切都緊緊地挨在一起——是一家廢品回收站和一家燒烤店。回收站的老板經常去垃圾站裏撿垃圾回來,堆在自己門口,也就是燒烤店旁邊。雖然燒烤店離垃圾站本來就隻有十米不到,但燒烤店的老頭執意認為每天店裏難聞的味道是回收站老板鼓搗出來的,時不時就跑過去罵他害得自己生意做不好。直到有一天一輛卡車衝了過來,側翻在了燒烤店門口。
六
那個還在使用的垃圾站旁邊,也就是那棟小區單元樓的一層,最早是一家網吧。離最近的小學隻有五六百米,雖然原來這兒路很泥濘,但坐個三輪上來也隻要一塊錢,所以午休的時間學生們經常在店裏紮堆出現。但後來國家出了很嚴格的規定,區裏麵派了幾個分隊天天查人,網吧老板就隻敢把學生安排在裏麵的一個地下室裏,當然還是十兆光纖,價格也沒變,隻是人數有限製了。
那天榮燊哥中午跑去網吧,發現忘帶錢了,就跑回家去拿。等到他拿了錢回來,老板就告訴他說店裏沒座位了,而且小孩子不能進網吧。沒座位倒不是什麼問題,可榮燊哥覺得自己被小瞧了。就跑到水果攤去找了俊傑哥,告訴他自己要舉報那家網吧。於是兩個人走到網吧後門的那條小路上去,商量著要怎麼做才好。
起初俊傑哥用他的小靈通打了110,但警察說不管這個事情,俊傑哥問網警也不管嗎,結果就被人掛了電話。如果是現在,兩個人也許會投訴接線員服務態度惡劣了,但當時就是很失落而已,畢竟就像被說成傻瓜一樣。兩個人就在那個路口走來走去,突然榮燊哥靈機一動,搶過電話來,打了118114。接線員是個女的,聲音很甜,榮燊哥問她舉報網吧要打什麼電話;對方有點懵,但態度很好,說“先生請等一等,我幫您找一找”,榮燊哥心情一下就好了起來。對方最後給榮燊哥留下了五個號碼,說不知道哪一個比較好。於是兩個人剪刀石頭布,三比二,就一人打了三個,一人打了兩個。五個號碼的態度也不太一樣。其中最好的一個說“我們會去查實處理的。”
於是榮燊哥和俊傑哥開開心心地回了家。接著,四年多以後,經營慘淡的網吧變成了一家汽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