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保護好孩子的自我意識(1 / 1)

4.保護好孩子的自我意識

自我存在感的發展讓孩子很討厭別人的命令。對此,你應該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少用命令的口氣。例如,要吃飯的時候,不要說“來吃飯吧”。因為直截了當地呼喚孩子,他不願意接受。你可以裝著做遊戲的樣子說:“來,伸開胳膊,咱們當大飛機,要飛去吃飯嘍!你的飛機能發出多大的聲音呀?”

又如晚上睡覺的時間到了,不要說“該上床了”。你可以這樣說:“催眠曲時間到了,咱們像小兔子那樣跳到搖籃裏。我要一邊跳一邊扭鼻子,你呢?”如此使用一些簡單的遊戲,能使吃飯、睡覺等老套的活動變得具有吸引力。

另外要注意,要做某事時,最好提前告訴孩子,比如要吃飯的時候,便在飯前5分鍾就要告訴他要吃飯了,這樣能幫助他較快地變換活動。這是因為孩子不願意老是改變自己的活動,他們習慣於重複某件事情。如果你想要讓他從一種活動轉到另一種活動,就應當給他充裕的時間。

要是你和孩子一起做遊戲,需要收拾玩具的時候,說:“咱們看看能不能在這首歌結束時把玩具都收拾到箱子裏去。”或者說:“來,咱們看看能不能快快地把玩具都放到床上。”你會發現孩子很有興致。

如果你到附近的幼兒園去轉轉,多去幾個,你就會發現那裏的老師都是這麼做的。用遊戲的方法,使孩子從一種活動轉向另一種活動,這是最為常見的手法。

記住,積極的建議要比直接命令更容易讓人接受。“現在咱們去用肥皂洗手吧?”這樣說話所遇到的對抗行為,肯定要比“洗洗你的手去”要小得多。

這樣的誘導辦法既可以有效地消除孩子的對抗行為,又可以避免挫傷孩子發展自我獨立意識的積極性。

有些家長了解到孩子的自主意識正在發展,於是便迫不及待地訓練孩子的獨立性,然而卻不知道,這樣強製性的訓練實際效果並不好。孩子很快就會感到這種壓力,並做好準備進行抵抗。

孩子們希望自己去探索,發展自我的能力,而不是被人幹涉。你最好不要太多事,應該讓孩子掌握主動權。無論是大小便,還是吃飯,可以讓他自己去嚐試,不必手把手去幫助他完成。

如果你總是掌握主動權,可能導致兩種結果,要麼孩子總是跟你過不去,要麼他變得非常依賴,不願意發展自我的獨立能力。

幹脆表明孩子說了算,這對維護你的心態平衡和孩子的自尊心都大有益處。這樣一來,你會發現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十分樂意合作,也就不會挫傷孩子的自我意識。

【好爸爸導航】

良好的自我意識培養對孩子的社會性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隻有當孩子的自我意識真正覺醒了,自我成長的最大動力才能真正調動起來。做爸爸的應該順應孩子發展的這種天性,積極引導孩子,他們自然就會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