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約法三章”要堅持貫徹(1 / 1)

3.“約法三章”要堅持貫徹

周末的晚上,朱先生帶著兒子和兩個侄兒,準備到音像店去租碟片看。在出發之前,朱先生明確告訴他們,一共隻可以租一張碟片。

為什麼朱先生要提前交代這一點呢?因為在之前有好幾個周末,他們每次都一口氣租了3張碟片,結果根本就看不完,白白浪費了錢。

麵對朱先生的約定,三個孩子都很讚同。他們保證,就隻租一張,絕對不會多租。

可是到底要租哪一張碟片?一到音像店,孩子們就吵鬧起來了。兒子說:“我們還是看《哈利·波特》吧。”一個侄兒便指責:“《哈利·波特》有什麼好看的?租《白雪公主》吧。”另一個侄兒則抱怨:“隻租一張碟片,這太不公平了。”

三個孩子爭執不下,大吵大鬧,打破了音像店的寧靜。朱先生很尷尬,對孩子說:“如果不能確定租哪張,無法達成一致的意見,那我們就回家,不租了。”

可是孩子們對他包含威脅的話語根本不屑一顧,繼續吵成一團。店裏的其他人把譴責的目光投向了朱先生。朱先生很尷尬,也很無奈。幾分鍾後,在孩子們從吵鬧發展到了哭鬧。

朱先生舉手投降了,對他的孩子們叫道:“快去拿你們想要的碟片,選好了,我們趕緊離開這裏。不要再打擾別人了。”

孩子們如願以償,拍手歡呼,跑去挑選他們的碟片。

公共場合的背景,孩子的哭鬧會讓你備感尷尬,就像事例中的爸爸那樣。不要以為孩子傻,不明白事理,他們很清楚,在公共場合下,運用哭鬧來達成目的的概率會更高。

孩子通常會這樣做,先試探性地發出不滿,開始吵鬧,然後哭鬧,經過不斷試探,觸碰大人的底線,充分利用公共場合中你的尷尬。當有了這樣的經曆之後,孩子便會一次又一次地通過哭鬧來達成目的。

如果你足夠認真,就會發現孩子們在公共場所耍賴哭鬧的次數會特別多,有些孩子在家裏不哭不鬧,可是到了公共場所,他就一改原來乖乖的麵目。

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呢?很簡單,先別管孩子的哭鬧,把他帶離現場再說。

采取行動時,不用對孩子剛才的行為做出評論,或者說教一番,也不用表現得很憤怒,隻是簡簡單單把孩子帶到家就行了。在這個過程中,你要保持堅定而友善的態度,切記不要打罵,那樣無益於解決問題,隻會讓孩子的反應更加激烈,增加你的尷尬。

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對於孩子的哭鬧,你要有心理準備。一旦孩子開始哭鬧,就帶著孩子轉身回家。經過一兩次這樣的行動,孩子就會明白一旦他開始哭鬧,你就會帶他走。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哭鬧無法威脅你,也就不會再使用這個手段了。

【好爸爸導航】

爸爸在與孩子“約法三章”後,一定要嚴格按照製度約束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出好榜樣,否則,已定的規則很可能就會對孩子失去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