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教會孩子承擔後果
孩子做事情一般比較衝動,他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就不考慮後果,因此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對於孩子,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你要先告訴他做完某事可能產生的後果,給他一些思考的時間。不然,孩子往往會忘卻先前所發生的事,容易造成無所謂的態度,反而養成任性和執拗的壞習慣。
對於孩子想要做而尚未做的事情,如果你已經預見到事情會有不良結果,你應該提醒孩子,告訴他做這件事的後果,或者直接給他設定一個後果,而不要毫無理由地阻止孩子,因為就算你當時阻止了他,他以後可能也會偷偷地去做。與其讓他背著你做錯事,還不如讓他當麵去做,就當給他一個教訓。在他做之前,應讓他學會思考和權衡,這樣事後,孩子才會領會“做事之前要思量”的重要性。
有個爸爸帶兒子逛商店。兒子看到了一把非常漂亮的手槍,而且還有五顏六色的子彈,他非常喜歡,就嚷嚷著要爸爸買下來。
爸爸沒有當即拒絕,而是對兒子說:“這把玩具手槍華而不實,不好玩,而且很容易摔壞,要不我們看看別的好不好?”
兒子根本不聽,執意要買。爸爸想了想,對他說:“好吧,我可以答應給你買,但你要承諾,買了這把手槍之後,兩個月之內不許買別的玩具。怎麼樣?”
此時,兒子眼中隻有那支漂亮的手槍,對於爸爸的提議根本沒有仔細想過,便忙不迭地答應了。
但是,手槍買回來之後,兒子才發現,它並沒有他想象的那樣好玩,子彈一會兒就沒了。更鬱悶的是,有一次因為不小心,他把這支手槍摔到了地上,從此它再也不能發射子彈了。
這個時候,兒子看著別的小朋友都有結實而耐用的玩具,既羨慕又無奈,他很想再買其他的玩具。
爸爸看出了兒子的心思,對他說:“孩子,別為已經做錯了的選擇而後悔。現在,你需要做的是吸取這次失敗的經驗,學會反思,下次你知道怎樣去做就可以了。”
兒子聽了爸爸的話,點了點頭,把小手槍掛到了自己房間的牆上,他要讓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衝動,要為自己的錯誤決定負責。
告訴孩子做某件事的後果,或直接給孩子設定一個後果,並給孩子考慮的時間和選擇的機會,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的心智成長。當孩子犯了錯誤,陷入痛苦與自責之中時,不要盲目地批評他,讓他自己想想,這樣效果要好得多。
你的任務是正確地開導孩子,讓孩子明白,痛苦與自責沒有用,應該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反思自己的過失,保證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好爸爸導航】
教養孩子,為他設定一個後果,意味著幫助他們理解這個世界是有限製的,如果違反了限製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與此同時,確保孩子知道後果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如果他們選擇了破壞規則,那麼他們就接受懲罰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