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何在飯桌上定規矩
在孩子獨立性不斷發展的時期,應盡量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讓孩子自己吃飯,自己去方便,自己穿衣服、襪子、鞋子等。特別是讓孩子自己吃飯,對於孩子的獨立性培養極為重要。
孩子的玩心重,或者他真的不餓,經常會出現不好好吃飯的情況。到了吃飯時,他們玩盤子裏的食物,哼哼唧唧,磨磨蹭蹭。尊重他的選擇,讓他自己決定吃還是不吃。你不需要跟孩子溝通、討論吃飯的過程及後果,讓他自己去體會。
盡量讓孩子嚐試自己吃飯,對於改正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毛病也是有益處的。隻要孩子能自己吃飯,擁有了完全的自主性,他吃與不吃完全由他自己決定。
看看生活中的孩子,能夠自己吃飯的往往會非常活潑,因為他們的獨立性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他們不需要父母的幫助,就可以自由地選擇,所以他們的成長會更快一些。
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擔心孩子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食物弄亂了,你隻不過需要收拾一遍而已,既然你都有時間、有精神親手為孩子吃飯,又何必在意收拾呢?
更不能因為太寵愛孩子,便總是手把手喂孩子。要是形成喂食習慣,那今後肯定會很麻煩的。
有個孩子已經4歲了,可是每餐飯都要外婆去喂,如果不喂他基本上都不吃。對於這個問題,已經讓他挨過幾次餓了,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過後,他還是不肯自己吃,沒辦法,還是每餐都得喂。在幼兒園也是,如果老師不喂,他根本就不可能把飯吃完。
通常來說,孩子不好好吃飯,往往就是家長慣出來的。對孩子有溺愛行為的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慣著孩子。
讓孩子自己進餐,開始的時候,他可能會覺得好玩,玩得比較瘋,他會拿著勺子敲桌子,敲碗碟,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
這個時候,你可以給孩子準備比較堅固的餐具,易碎的餐具不要放在孩子的麵前。同時,你可以教孩子怎樣拿勺子,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自己吃飯了。
吃飯時間,常常是孩子的犯錯時間。飯桌變成了戰場,大多數孩子都會發動“哭鬧戰爭”。對此,你要有所了解。如果你的教導和糾正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便可以把食物放在桌子上,離開現場,讓孩子自己去吃,這樣,鬧騰的情況會逐漸減少。
不過因為依賴心較重,孩子在學習自己吃飯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厭煩和懶惰的情緒。這個時候,你可以適當地喂食幾次,然後再次放手,讓他自己吃。
【好爸爸導航】
當孩子能夠很熟練地進餐時,不要忘了表揚他。得到爸爸的表揚,他會表現得非常開心,並且為了再次得到嘉獎而更加努力。比如他自己會不時地把食物放進嘴裏,學會使用小勺子。所以做爸爸的要隨時關注孩子點滴的進步,及時表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