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調整自己的期望值
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就對自己寬容一點;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對孩子寬容一點。錯誤少不了,困難也會有,糾結不能避免錯誤和困難的產生。
你需要改變自己的期望值,讓生活更輕鬆,這樣才能讓頭腦更理性,同時使得問題得到順利的解決。那麼,怎麼調整期望值呢?
很簡單,學會捫心自問。當你黔驢技窮或沮喪失意時,問問自己:“我現在對自己和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怎樣才能讓生活輕鬆點?如果放棄那些令人難受的期望,還有沒有其他方法解決你眼前的問題?”
舉個例子,你對家裏亂糟糟的情況很不滿,看到衣服、玩具等被扔得到處都是,你可能會討厭孩子的壞習慣。
這個時候問自己:“我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是什麼?”答案很簡單,你立刻就明白了:“我希望能像以前那樣把家收拾得幹淨整潔,我希望孩子不再亂扔東西。”
了解了自己的期望之後,你就可以調整的想法:“既然我有了孩子,就難免要麵對淩亂的情況,收拾屋子、打掃衛生、洗涮尿布是少不了的活兒,總是要做的。這就是真實的生活。”
將心理的期望調整之後,就開始想辦法解決問題吧:不要總是一個人悶頭去收拾屋子,打掃衛生,你應該讓亂扔東西的孩子也來承擔一部分的責任,讓他來幫助你做事。如果孩子不太想做事,你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辦法,比如競賽遊戲的方式,來調動他的積極性。
采取調整自我期望值的方法,關鍵的地方就是改變自己的態度。當你看到孩子亂來時,請先停下來想想,調整一下自己的期望,這能幫你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讓你會感覺更舒服,也更容易接受孩子的問題。
對生活懷抱期待和追求,會讓自己保持激情,但是生活不盡如人意,有時你的期待也許並不能實現,特別是一些明顯不切實際的期待,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對此,你應該有所認識。這對於一個人保持良好心情,非常重要。
當你意識到你真的無法做你想要做的事情時,當你意識到對孩子的期望不切實際時,就要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改變自己的態度,試著去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
另外,在調整期望值的過程中,你一定要認識到,孩子不是成人,不要用成人的標準去期待他。
作為父母,我們有權利追求事業、業餘愛好、生活方式,但如果要求孩子理所當然地認可我們的追求,理解我們的需要和優先地位,就無形中給他們增加了巨大的負擔,使他們不安,期望太多、太高,反而得之甚少。
【好爸爸導航】
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期望,但很多人隻是在“望”,而沒有全身心地付諸行動。事實上,成功的家長都是按照孩子的希望培養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