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 3)

“譚站長,你是變著法地解釋不應該接待局長哇。”一邊的局辦主任笑著說。

“接局長當然是應該的,可是每次接領導,我都是遠遠地站著,有了分局那些大員們,哪個領導還能看到我這個小站長。”

“淩水車站有一千二百多名職工,平均每天的客運量貨運量在全局名列前幾位,尤其關內關外在你們車站中轉旅客量巨大,你能說你這個站長官小嗎?”

譚連民驚訝於局長竟然車站的情況搞得這麼清楚,瞪大了眼睛望著局長。

局辦主任說:“局長已經在你們車站轉一圈了,局長沒有少發現問題,王局長親曆了路風事件,而且還是你們的一個副站長……”

王誌康突然想起了什麼,突然問:“你說團委書記已經意識到我是局長了?”

“啊,對呀,她說與你說話時,從您的口氣上分析出你就是局長。”

局辦主任接上話,說:“是不是勸架的小姑娘啊?”

“什麼小姑娘,那是我們的團委書記陳英。”

王誌康恍然大悟,“唔,我還以為是客運服務員呢,我還對李主任表揚說這個客運員的素質不錯,賠禮道歉說得也有水平,這個團委書記你們選得不錯嗎。”

“人家可是個鐵道學院大學生,是我們車站唯一破格評聘的工程師。”

“大學生?工程師?怎麼當上了團委書記?”王誌康有些疑惑不解。

譚連民認真地說:“其實考慮過讓她當技術科長,可是因為她的年齡和資曆,為了平衡關係,認為她從事共青團的工作比較合適,我們才做了這樣的安排。”

“這就是陋習,任用幹部還搞平衡。我們需要年輕幹部來實現鐵路的可持續發展,你們不該有顧慮,應該大膽的使用人才,這是鐵路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3

上午9時,從北方鐵路局開來的那趟列車緩緩地駛入了淩水站。

分局黨政要員幾十人簇擁在軟席車的車門口,送走同學後的吳彩霞伴隨在分局黃士煒的左右,黃士煒見到吳彩霞便開起了玩笑,說:“吳彩霞,我看你布置的這些花卉,很好嘛,可以讓新局長最先看到淩水車站的春天。”

楊啟才穿著鐵路製服,遠遠地站在人群的後麵,顯得很寂寞,眺望著車門的方向。這時,從軟席車門上下來了幾個人,誰也沒有見到新局長的身影,黃士煒問詢列車乘務員,得知局長根本就沒有乘坐這次列車過來。

黃士煒轉身批評秘書,“你們是不是弄錯了局長的行程。”

秘書拿出手機,撥著手機號碼。楊啟才走上前去,說:“黃局長,我看還是先到軟席候車室裏等一等吧。”

局長沒有乘這次列車過來,精明的吳彩霞馬上驚醒自己惹了個大禍,她斷定剛才那個人就是新來的局長,她不想在分局領導麵前丟臉,便借故離開了。

軟席候車室裏,秘書走進來向黃士煒彙報說:“王局長給值班室打過電話,說他不需要車送,也不需要各級領導接站,他輕裝簡行隻帶辦公室主任走的。”

說話間,譚連民陪著王誌康和局辦主任一起走了進來。

譚連民向分局領導介紹說:“這是新來的局長王誌康。”

黃士煒在王誌康到任時見過麵,他介紹在了座的領導情況。王誌康逐一握手後,坐了下來,說:“我搞了個突然襲擊,先了解一下淩水站的情況。我看淩水分局和站段的領導幾乎都來了,咱們在軟席候車室來個現場辦公,針對淩水車站情況,以點帶麵,把問題擺一擺,看看咱們鐵路到底應該如何改革,如何發展。”

王誌康對淩水站有批評也有肯定,還講他下車後的遭遇,說:“有這樣的領導和職工,說明了你們車站的領導班子沒有把建設一個好的路風環境當回事,出現這樣嚴重的路風事件,我們絕不能姑息遷就,夠撤職的撤職,該下崗的就下崗。還有,我看到布置在月台上的花卉,現在是什麼天氣,這不明顯是擺給我看的嗎,這種形式主義絕對要不得的。”

黃士煒臉色有些難看,剛才表揚了吳彩霞,他為了給自己找了個台階,對楊啟才說:“楊書記,這是你的工作,把那些花從月台上撤下來,別凍壞了。”

“我已經安排團委書記去了。”楊啟才說。

王誌康聽到後,反映很敏感,說:“這個陳英的素質不錯,譚站長跟我說,讓這個大學生當團委書記是搞平衡,為了實現鐵路跨越式發展,就應該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淩水站的兩個領頭人都在,你們說陳英是不是可以培養一下?”

“陳英的工作能力沒啥可說的,業務更是一流水平。”譚連民說。

“當然可以培養。”楊啟才又有些擔憂,“隻是經驗少了點。”

“經驗少,多給她鍛煉的機會嘛,放到領導崗位上,多摔打摔打,不是還有你們這些有經驗的領導幫助她嗎。”王誌康回頭對黃士煒說:“女同誌做客運的領導比較合適。不過,我隻是提了個建議啊,這一級幹部還是你們分局管的嘛。”

黃士煒無可奈何地苦笑笑。

楊啟才並沒有吩咐陳英去收拾那些花卉,隻是隨機應變,他怕露了餡,借故從軟席候車室溜了出來,撥通了陳英的電話,沒想到陳英竟已經把花都收拾完了。

楊啟才高興地說:“這丫頭,鬼精靈一個。”

楊啟才迅速回到軟席候車室,從揭擺淩水站的問題開始,軟席候車室一片沉寂,王誌康故作輕鬆地說:“我們還是聽一聽譚站長意見。”

王誌康他讓譚連民來談談車務係統改革想法。

譚連民用自己在運輸係統的經驗說明了現在的分局及其管理體製的問題,提出了鐵路應該大區段、大交路的建議,同時他也反映了車站實際和現狀最後,他說:“我們車站的體會和做法用這麼二十七個字就能體現出來。抓住一個硬件,把握兩個軟件,鼓足幹勁,對準缺口,上下齊動,搞平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