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別急著上山頂
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在《西湖遊記》中寫,春日西湖,湖光翠綠之美,山嵐設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時才最濃豔。清朗月夜,花的姿態,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有情韻。而這種樂趣,隻有山中和尚與識趣的遊客可享,因俗人遊湖,大多在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之間。現代人涉足名山勝水者無數,熙熙攘攘,卻還在演繹古人的流俗。
夏日炎炎,聽說地處太行山和燕山山脈交彙處的百裏峽是清涼的好去處,便隨一行人同遊。進了景區大門,奇峰峭壁撲麵而來,芳草綠樹,淨美如麗人初浴,幽泉清清,潺潺成韻,頓覺氣爽神清。顧不得流連美景,追趕著上山的隊伍,沿著緩坡,大踏步上山。
很快,來到天梯棧道前。看說明,棧道由上下2842級台階組成,蜿蜒曲折,穿行於峻山綠樹之間,木質台階上還記錄著公元前841年至公元2001年的重要曆史事件,既能健身,又可益智。來不及看第一級台階所記之事,雙腳已在陡直的木梯上。心想著“無限風光在險峰”,目光掠過明豔的野花和清麗的樹影,不肯放慢登山的腳步。腿酸氣喘之時,看一眼麵前的台階,記著“383年,淝水之戰,晉大破秦軍”。憑時間估測,距山頂還有一段路程。同遊者都頑強向上,哪顧得舒幾口氣、平靜一下劇跳的心。棧道邊,有亭翼然,遙想杜甫“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誌豪情,也不屑停留,愈發艱難地攀登。似乎再攀不動一步時,低頭看,“532年,梁畫家謝赫在此後撰《古畫品錄》”。喘息片刻,再往上挨,終於見到山頂。
山頂卻是曝於強光下的一個平台,很窄。登上平台的人越來越多,巴掌大的山頂很快密不透風。目光穿過汗落如雨的遊人,放眼望遠,“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的喜悅因疲憊和擁擠而大打了折扣。
沿另一麵梯下山,體力已耗去大半,腿腳早已不聽使喚。濃密的樹陰,婉轉的鳥鳴,嬉戲的猴子,依然是浮光掠影,更無暇回首追溯階上的曆史,隻盼下到緩坡上休息。下了天梯,回首最後一級記的“2001年申奧成功”,才開始遺憾:因為急著登頂,拚盡體力與毅力,疏忽了絕壁萬仞,怪石嶙峋,峰巒滴翠,繁花似錦。若能重走一回,一定適時停一停,保存體力,飽覽風光,細聽鳥鳴,追溯厚重的曆史,記下這人世的妙景。
人生如登山,許多時候,我們為著一個尚不清楚的目標,不考慮自己的誌趣精力,攀著狹窄而陡峭的“天梯”急急地“登頂”,弄得精疲力竭才知忽略了路上的美景,沒有享受“登山”的過程。就如明人遊西湖,由於從眾心理,隻圖個喧囂熱鬧,終與朝霧夕嵐,月夜勝景失之交臂。人生路上,行到水窮處,不妨坐看閑雲起。適時停一停,思索目標,親近風景,調整身心,積蓄力量。別急著上山頂,是一種休息,一種勇氣,一種超然,也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