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冬夜讀月
三秋樹的刪繁就簡,就如拉開一道厚重的帷幕。冬夜的舞台,蕭瑟而寂靜。光華流瀉,四麵八方地鋪展開來。無論城市還是鄉村,一幕一幕,空中的月亮,都是醒人心目的角色。
鄉村夜闌,朔風凜冽,通往鎮上中學的小路,腳步聲伴著幾聲犬吠由遠而近。幾個勤奮的學子,下晚自習歸來。彎月在天,高懸美麗的憧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濾去李賀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高擎於少年胸中的,是奇才異質、縱橫馳騁的遠大抱負。
都市一隅,溫暖的書房。有誰輕掀了素美的簾,任窗外的皎潔淌進。舉首低眉之際,故鄉的麵目,便在月光的水波中蕩漾。城裏冬天的舒適,焐不暖一顆思念的客心。遙遠的故鄉,野曠天低,圓月近人,滿滿的冬月就是一顆夜的太陽。月光多少次照亮母親瘦弱的身影,清冷的夜,有溫暖的柴垛,有閃亮的灶火。落葉熏熱的火炕上,母親縫一件鬆軟的棉衣,亦或納一雙厚厚的棉鞋。離鄉背井,月光如霜,李白的情愫穿越千年,皓月當空,依然牽動著天下遊子,遙望故鄉的方向。
冬雪初霽,洗淨了茫茫夜空,滌清了朗朗明月。安寧的夜晚,風冷人稀,行走月下,足音跫然。冬月如鏡,映出一幅幅不朽的畫麵,冬月如琴,奏出一曲曲不老的情歌:“明月鬆間照”,流於石上的潺潺清泉,仿佛枝頭漏下的縷縷月光,蓮動舟行,浣女相嬉,幽清高潔,是詩情畫意的理想和諧;“夜吟應覺月光寒”,癡情男兒對月獨吟,苦著心上女子曉妝對鏡,撫鬢自傷的相思,絲盡燭殘,是百轉千回的真愛無悔;“會挽雕弓如滿月”,一輪滿月,照著兩鬢染霜的文壇領袖,雄心不老,還惦著戍邊衛國,勒石建功,是老當益壯的報國豪情……
臘月嚴冬,一泓上弦月,是一道微笑的彎眉,對著牆角的數枝寒梅。縷縷芬芳裏,臘八粥的醇香,團圓年的甘甜,微笑著向你招手。城市園林的草草木木,在月光下蘊育著飽滿的花事;鄉村田野的畦畦麥苗,在月光下的沃土中準備著綠箭齊發;城市鄉村的老老少少,在月光下積蓄著奮發的能量。冬天過去,迎接他們的將是蓬勃希冀的春。
冬夜讀月,月光展開橫亙古今的美麗長卷,月光彈撥動心弦的醉人樂章。冬夜不眠,不妨昂首對月,讀出一幅幅五彩斑斕,讀出一曲曲妙音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