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陽台上的故鄉(1 / 1)

第三輯 捕捉上帝的悄悄話

用心捕捉上帝的悄悄話,捕捉塵世間時時可得的靈感,這靈感,是親情,是友善,是充實,是關切,是回憶,是珍惜……捕捉到這些悄悄話,就捕捉到了尋常歲月裏的小歡喜。


第一章

陽台上的故鄉

秋天,在朋友家的陽台上見到一棵棗樹。棗樹隻有一尺多高,比筷子還要瘦的莖上伸出幾根纖長的枝,清晰可數的葉串間綴著十幾顆珠圓玉潤的小棗兒:一顆紅透,兩顆半紅,剩下的還是沒長成的綠瑪瑙。棗樹種在高石幾上精致的花盆裏,可以毫無遮攔的享受窗外的陽光。陽台、石幾、花盆、枝葉和棗兒都一塵不染,陽光在葉和棗兒上留下晶亮的足跡。

林林總總的果樹見過百種千種,種在八樓陽台花盆裏的棗樹,還是第一次見到!而這細細弱弱的一株,居然結了棗兒!在鄉野闊土中自由伸枝展葉的棗樹,要在城市高樓的方寸陽台上紮根結果兒,需要怎樣的耐心和精心!

朋友的故鄉在貧瘠的山裏,曾經,他的父母在梯田裏刨不出兒子的學費,於是種了幾百棵棗樹。年年歲歲,父親育棗賣棗,在棗園和幾十裏外的縣城間奔波,長長的山路把腿跑細了摔瘸了,沉重的擔子把肩壓瘦了累彎了。幾百棵山棗,不僅換來一疊疊零零散散的票子讓朋友的學費有了著落,也因為父親的吃苦耐勞給了他不折不撓的拚搏精神。朋友終於在父親注滿希望的蒼老眼神中,考入全國聞名的重點大學,走出大山走進城市,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夢想。然而辛苦幾十年的父母,在兒子的日子剛剛好起來,準備接他們到城裏安享晚年的時候,卻帶著過度勞累的傷病雙雙離去。父母的墳墓,落在山鄉的棗園裏。朋友置身城市的浮華裏,卻永遠忘不了故鄉的棗園,走不出那份未能盡孝的遺憾。

他把那份遺憾化作前進的動力,憑借山棗樣頑強的精神打拚出自己的天空,卻時刻不忘山裏的父老鄉親。如今,朋友的故鄉依然貧瘠,許多孩子仍像他小時候一樣讀不起書交不起學費。為幫鄉親推銷山棗兒,他四處奔波不停地打電話,被人誤以為改行做了棗販子;山裏同學找他借錢看病,他絲毫不考慮還房貸的拮據仍慷慨解囊;每每還鄉,他都不忘帶上母親愛吃的糕點、父親愛喝的酒去看望村裏的老人,都記得買回一捆捆的課外書分給山裏的孩子讀……

朋友從故鄉帶回一袋泥土和一棵新生的棗樹,將棗樹種在陽台的花盆裏精心培育。他時時麵對棗樹自省,不忘故土,不忘血濃於水的父老鄉親。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畝田,種瓜得瓜,種棗得棗。種棵鄉心,遠在天涯的故園,就紮根在咫尺之外的陽台上。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讓我們在自己的心田中,種下感恩與回報,種下善良與美好,當真情的山棗樹在八樓陽台上結出果實的時候,此岸暖風吹去,彼岸芳草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