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盛開在路邊的暖
冬日黃昏,路燈早早亮起來。路邊,一個大大的舊鐵皮爐邊,圍著三個女人。黑的藍的棉服,灰的赭的線帽,三個女人身上,都是廉價的黯淡的溫暖。
爐蓋上隻有大中小三塊白薯,我撿了不大不小的那塊。一個女人用一杆小小的舊秤接住,另外兩個女人,每人又拿起一塊,放到秤上,用討好的語氣叨念著:“隻剩這三塊,你都要了吧。”我不計較,任由女人稱。稱白薯的女人告訴我價錢,我把一張嶄新的五十元遞到她手中。另兩個女人一齊釋然地笑:“賣完了,你可以回家做飯了!”稱白薯的女人一邊翻弄那遝零錢一邊說:“天太冷,我再等你們一會兒。”再看另兩個女人,都已把手貼在鐵皮爐外壁上,每人一副溫暖的模樣。
我這才注意到,烤爐旁邊,還有兩個無人把守的小攤,分別擺著桔子和糖葫蘆,想必兩個烤手的,是兩個攤子的主人。“快回家吧,爺兒倆在家等飯吃呢。你走了,我們馬上回去。”兩人從爐壁上挪開手,繼續關切地催促。
“有這爐子烤著,還暖和點兒。你們走時我再走。”聽著她們的對話,我從女人手裏接過一遝零散的舊票子。握在手裏,有潔癖的我,忽然感到格外的暖。這股暖意傳遞到心裏,開出一朵火色的花,像路燈一樣,點亮了風冷人稀的黃昏。
冬一天天冷著,每日黃昏,都不忘注目幾眼路邊。也時不時地停下,駐足在小攤子前,稱一些桔子或兩塊白薯,捎走幾串糖葫蘆。閑話間,對幾個女人有了些許了解:賣烤白薯的大嫂,丈夫因車禍癱瘓在床,兒子讀初中,她獨自挑起家裏的擔子,秋冬春三季推著沉重的鐵皮爐在小城的路邊烤白薯,其餘時間給別人做縫紉加工;賣糖葫蘆的嬸子,獨生女兒早已出嫁,丈夫在一家小工廠做門衛,極少有閑暇回家,她耐不住寂寞,便串糖葫蘆賣;賣桔子的年輕媳婦,新婚不久,為擺脫生活的拮據,就和愛人在小城的不同角落擺起流動的水果攤。
一個又一個冬日的黃昏,三個女人,在沒有顧客的時候,圍了笨重的舊鐵皮爐,手貼著爐壁,說笑著取暖。每每此時,都讓人深切地感覺到,爐子裏,質樸卑微的女人心中,盛開著大朵大朵的溫暖,像春日陽光般,和煦著這一隅平凡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