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的培養,在“文化大革命”結束、改革開放之初的社會局麵發生了巨大變動的時期,鄧小平根據現代化建設對於人的素質要求,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他指出,要教育人民成為“四有”人民,教育幹部成為“四有”幹部。
所謂“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在鄧小平看來,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時,一定要堅持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堅持五講四美三熱愛,教育全體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鄧小平之所以注重培育四有新人,是因為在他看來,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而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最重要的就是對人的塑造。因此,培養“四有”新人,就成為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他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廣大人民有共產主義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對於這一點,黨中央曾在多次會議上提到過。在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在1996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上,國家再次頒布了一個專門的文件,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件指出:“根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曆史任務,根據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曆史經驗,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團結和動員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總的指導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總的要求。”
在這之後,黨中央又在多次會議中對此予以了強調,認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這是我國文化建設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對於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鄧小平作出了說明。
在鄧小平看來,一個人,具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對於國家的發展和建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指出,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隻有依靠理想和紀律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如果沒有理想和紀律,我們就會如同舊中國那樣像一盤散沙,那麼我們的革命和建設是不會取得成功的。
鄧小平所說的理想,包括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現實理想兩個方麵。他認為,必須教育我們的後人,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我們過去之所以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原因就在於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一個人在具有遠大理想的同時,還要具有現實理想,把遠大理想和現實理想結合在一起,才能在實現現實理想的基礎上,最終實現遠大理想。
道德對於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來說,也能夠起到巨大的影響作用。道德通過人的自我約束、社會輿論、風俗習慣等力量,來發揮規範人的行為、維護社會秩序等作用。所以,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新人,要有道德。要通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良好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為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在鄧小平看來,有道德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它要求以堅持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堅持集體主義的原則,要求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
鄧小平認為,對於不同的人,要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在鼓勵幫助每個人勤奮努力的同時,要承認各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才能和品德的差異,並且按照這種差異給以區別對待,盡可能使每個人按不同的條件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總目標前進。
對於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的言行,要用共產主義的道德來進行規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都屬於共產主義的道德要求。它的實行,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道德素質和改善社會風氣,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於廣大群眾,必須關心他們的物質利益,而不能隻講犧牲精神。在鄧小平看來,對於少數先進分子,可以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於廣大群眾,在一段時間內可以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但時間久了就不行了。當人們在麵對利益衝突時,應該使人們能夠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暫時利益服從長遠利益。
“四有”當中的有文化,指的是具備文化知識。大家都知道,知識很重要——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對於人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鄧小平非常重視。他認為,沒有科學文化知識,就無法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此,他曾指出,一點外語知識、數理化知識也沒有,別說攀登高峰了,就是中峰甚至連低峰也攀登不上去。我們要盡快地培養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學技術專家,作為我們科學、教育戰線的重要任務。隻有有了成批的傑出人才,才能帶動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實現現代化必須依靠知識和人才,沒有知識和人才是不可能把現代化建設搞上去的。我們要掌握和發展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各行各業的新技術新工藝,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並且在上層建築領域最終戰勝資產階級的影響,就必須培養具有高度科學文化水平的勞動者,必須造就宏大的又紅又專的工人階級知識分子隊伍。搞建設,行業非常多,每一項都需要有專門知識,還要不斷增加新知識。我們需要建立一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幹部隊伍,而且是一支宏大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