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銷售人員的語言修煉(3 / 3)

兩個教徒發問的目的和內容完全相同,隻是語言表達方式不同,得到的結果卻截然相反。由此看來,表達技巧高明才能贏得期望的效果。

某商場休息室裏經營咖啡和牛奶,剛開始服務員總是問顧客:“先生(小姐),喝咖啡嗎?”或者是:“先生(小姐),喝牛奶嗎?”結果銷售業績平平。後來,老板要求服務員換一種問法:“先生(小姐),喝咖啡還是牛奶?”結果銷售額大增。

上例中,第一種問法容易得到否定回答,而後一種問法是選擇式,大多數情況下,顧客會選其中一種。

比如,你想到一家公司擔任某一職務,期望年薪為10萬元,而老板最多隻能給你8.5萬元。老板如果說“要不要隨便你”,就有攻擊的意味,你可能會扭頭就走。老板如果這樣跟你說:“給你的薪水是非常合理的。不管怎麼說,在這個等級裏,我隻能付給你8萬元到8.5萬元,你想要多少?”很明顯,你會說“8.5萬元”,而老板又好像不同意,說“8.3萬元如何?”你繼續堅持8.5萬元,並讓老板接受了。表麵上,你好像占了上風,沾沾自喜,實際上,老板運用了選擇式提問技巧,讓你自己放棄了爭取10萬年薪的機會。

學會推銷並非難事,隻要你努力學習,掌握有關的推銷技巧和策略,便一定能夠成為推銷高手。

在推銷語言中注入感情色彩

有時,銷售人員如果能客觀地對顧客說:“這類商品不太適合您,有機會再說。”這會令顧客倍感新奇。從長遠利益著想,許多時候,以退為進的策略運用往往比全速衝刺更能獲得成功。當銷售人員對顧客說“您不急著買這個吧”的時候,能贏得顧客的好感與信任,這時再向顧客推銷其他商品,也就容易被顧客接受了。

下麵介紹一個以柔克剛的故事。

美國雷電華電影公司推出的《維多利亞女王曆史》中,有這樣一段:維多利亞女王深夜回到臥房,見房門緊閉,她就敲起門來。

房內,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問:“誰?”

她習慣性地回答:“我是女王!”

門沒有開,她威嚴地答道:“維多利亞!”

門還是沒有開,她徘徊半晌,再敲,房內又問:“誰?”

這次她溫柔地答道:“你的妻子。”門開了。

一個轉換的稱呼,不僅變換了人物的身份地位,更改變了女王丈夫的心理,故事中,她不僅敲開了門,也敲開了丈夫的心扉。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景:一個青年犯了過失,其中一位領導怒不可遏,狠狠數落了他,而另一位領導隻是拍拍這個青年的肩膀,微微一笑而已。結果,前者使人產生反感,後者則由於表現出理解和寬容,反而使青年內心受到震動,進而反省自己。

還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天,某商店的一位營業員接待了一位挑剔的女顧客,顧客花了幾十分鍾還沒有挑出自己需要的商品來。當營業員去接待別的顧客時,這位女顧客把臉一沉,指責道:“有你這樣的服務態度嗎?我先來,東西還沒有買完,為什麼丟下我去接待別人?”

如果遇上性子暴躁的人,可能二人會頂撞起來,但這位營業員卻走過來和顏悅色地說:“請原諒,我店生意忙,對您服務不周,讓您久等了。我服務態度不好,歡迎批評。”

這位女顧客聽了,也很不好意思地說:“我的話說得欠妥,也請你原諒。”

這位營業員的語言聽起來毫無力量,但實際上卻“勝似千鈞”,不僅避免了一場爭吵,而且使顧客滿意而歸。

一般來說,人們往往尊敬說話溫和的人。同時,說話溫和可以使對方以相同的態度回報。

柔和的語言,在擇詞用句、聲調語氣上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在推銷中應注意使用謙敬辭、禮貌用語和讚美詞,以表示尊重對方的感情和人格,引起好感。

在句式上,應注意少用祈使句,多用疑問句。

比如“你到這裏來吧”就不如使用“你能到這裏來嗎”讓人樂意接受。另外,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與其說“你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不如說“我同意另外那種觀點”。

另外,要注意詞的感情色彩,多用褒義詞、中性詞,少用貶義詞。

總的來說,銷售人員在推銷中可以以情感人,做個煽情高手。

突破客戶拒絕的13種說話術

一般來說,要客戶接受你的推銷建議,購買你的商品需要很多理由,而拒絕的理由隻要一個就夠了。這就是說,客戶說“不”遠比說“是”簡單。因此,作為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應切實掌握應付客戶拒絕的說話術。下麵是最實用的應對方法。

(1)如果客戶說:“我沒時間。”那麼銷售人員可以說:“我理解,我也老是時間不夠用。不過隻要3分鍾,您就會相信,這是個對您絕對重要的議題。”

(2)如果客戶說:“我現在沒空。”銷售人員可以說:“先生,美國富豪洛克菲勒說過,每個月花一天時間在錢上好好盤算,要比整整30天都工作來得重要。我們隻要花25分鍾的時間。麻煩您定個日子,選個方便的時間。我星期一和星期二都會在貴公司附近,所以可以在星期一上午或者星期二下午去拜訪您一下。”

(3)如果客戶說:“我沒興趣。”那麼銷售人員可以說:“是,我完全理解。對一件談不上相信或者手上沒有什麼資料的事情,您當然不可能立刻產生興趣,有疑慮、有問題是十分合理自然的,讓我為您解說一下吧,星期幾合適呢?”

(4)如果客戶說:“我沒興趣參加。”那麼銷售人員就可以說:“我非常理解,先生br女士,要您對不知道有什麼好處的東西感興趣實在是強人所難。正因為如此,我才想向您親自報告或說明。我星期一或者星期二過去看您,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