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演講的語言基本功(2 / 3)

掌握演講的合適語速

演講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充分利用各種語言技巧,掌握好演講的語速和語調。這是演講獲得成功的一大法寶。

1.演講的語速

正如人走路有快有慢一樣,人說話也有個速度的問題,有時快一點,有時慢一點,快慢相間,變化有致,給人以一種變化的美感。假若一個人說話的語速就像機器的機械運動一樣,總是一個速度、一個節奏,不僅不利於表情達意,而且會令聽眾感到枯燥呆板、索然無味。

演講中憑借語速變化這種技巧,演講者可以讓聽眾的喜怒隨著自己的好惡而變化,即使是平鋪直敘的枯燥沉悶的內容,經過巧妙處理,也會變得異常吸引人。

那麼,演講時的語速應如何把握呢?

(1)正常語速:表達一般的內容時,語速要適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2)加速:表達熱烈、興奮、激烈、憤怒、緊急、呼籲的思想感情時,語速應盡量快。當內容達到精彩的高潮,或為製造結尾戛然而止的效果而蓄勢時,語速有一個陡然加快的過程。注意,加快語速並不意味著一口氣說完,如果句子較長,喘不過氣來,反而影響效果,得不償失。

(3)減速:當內容涉及極為嚴肅的事情,想要給人一種深刻警醒、撞擊心靈的印象時;當表達懷念、悲傷、寂寞、失落、失望的思想感情,特別需要喚起聽眾注意時;當演講者在講述中欲作特別強調時;當有關數字或統計、人名或地名的交代之處時;當故設疑問引人思考之時……這些都需要減慢語速,給聽眾一定的思考時間。

語速變化還要考慮到語言自身的特點。如句式冗長、詞彙生僻時,語速不宜過快,而整齊、富有韻律色彩的語句,則應說得快些,才能聽得順耳,聽出節奏感。

語速的變化,應當是自然、順暢的。隻有語速適宜,快慢交替,才能有效地傳達情意,讓聽眾感到優美悅耳。

2.演講中的停頓

停頓是指一句話、一段話中,演講者有意換氣或進行長短不等的時間間隔。這種停頓,既是人的生理上的需要(說話時需要換氣),也是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因為它可以把某種相對獨立的意思與另一種意思分開。從聽眾的角度講,聽講也是需要停頓的,因為從耳到心,有個傳遞的時間,總要在頭腦中轉一轉才能心領神會。假如說話時沒有停頓,像連珠炮一樣,無論對演講者還是聽者都是難以忍受的事情。

一般來說,停頓有三種:一是自然停頓,即詞語或句子間的自然間隔;二是文法停頓,即講稿中出現停頓符號;三是修辭停頓,即出於某種修辭效果的需要而停頓。

停頓是演講中非常有效的一種表達藝術。演講時恰當運用停頓藝術,不但不會使演講散亂,反而能使整個演講跌宕起伏,讓聽眾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演講語言應生動形象

一篇好的演講稿,光語言通俗、明白還不夠,講出的話為聽眾所理解,隻是最基本的要求,與成功的演講仍相距甚遠。好的演講還要能吸引人,讓聽眾愛聽,這就要求語言生動形象,言之有物,使聽眾獲得真切實在的感受。

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可以從多方麵入手,或選用形象化的詞語,或選用形象化的修辭方法。形象化的詞語就是形象色彩比較濃厚的詞語。下麵以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的開頭部分為例。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不過兩分鍾,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

這段質樸無華的語言給人的印象是極為深刻的,全世界愛戴馬克思、尊敬馬克思、信仰他創立的科學共產主義的人們,在恩格斯形象的描述中重溫了偉大導師去世時的情形,人們屏住呼吸,默默地為他送別,在綿綿哀思中整理著對這位偉人的片段回憶。

有的讀者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說語言要樸素,就得少用修飾的形容詞,那麼為什麼又主張選用形象化的詞語呢?其實,這兩者並不矛盾,而是辯證的統一。樸素未必失去形象,形象也未必就一定不樸素。語言的選用要依據演講者所要講述對象的特點,需要具體描述的就不該吝惜筆墨,而隻需簡要說明的就不必冗言贅語,最根本的是要服務於演講的主題,準確地表情達意,同時又讓聽眾覺得生動感人。

當然,形象化的語言絕不是堆砌形容詞,這樣隻會適得其反,影響表達的效果。要使語言形象化,各種修辭手法的合理運用是必不可少的。

1.生動活潑的比擬

當演講者向聽眾講大家不熟悉或不很熟悉的話題時,可以引用一個生動而容易理解的比擬,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把那種隻知背誦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中若幹詞句、徒有虛名的人比擬為“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一副對聯兩個比擬,把教條主義者比擬得活靈活現。

我們再來看一個有關鄧小平的例子。

1957年4月8日,鄧小平在西安幹部會上作了題為《今後的主要任務是搞建設》的報告。他將西安的城建問題比擬為“骨頭”和“肉”的關係,認為西安市的城市規劃擺得滿滿的,實際上裏邊空的地方很多,注意了“骨頭”,對“肉”重視不夠,應該辦的商店、理發店等服務性行業,沒有注意辦。他表示,我們國家那麼大,搞點富麗堂皇的東西,以表示新氣象,是應該的;但同時也應多搞些商店、戲院、電影院、學校等,“肉”的問題就解決了。鄧小平生動而又有說服力的比擬,道出了發展工作中的辯證關係。“骨頭”指工業、交通、高樓等大的建設項目。“肉”則指配合生產和生活需要的多種設施,如科研、文教、衛生、商業服務網點、職工住宅和城市公用事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