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銷售經濟學:生意成交的秘訣(2 / 3)

消費者剩餘的公式可以表示為:

消費者剩餘=買者的支付意願-買者實際支付的量

消費者購買並消費某種物品或勞務所獲得的經濟福利大小,可以用消費者剩餘來衡量。若市場價格比消費者願意出的最高價格要高,那麼,消費者就會覺得不值得購買該物品或勞務,也就是說,消費者的剩餘為負,那麼,消費者就不會購買;相反,若市場價格比消費者願意出的最高價格越低,也就是說,一種物品或勞務給消費者所帶來的消費剩餘越大,那麼,消費者就更加願意購買,總而言之,消費者購買和消費物品或勞務都是為了得到經濟福利。

平時,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這樣的事情,在一般的商場裏,隻需花二三百元錢就能買到的東西,在高檔的精品屋裏,同樣的東西,卻要花上千元才能買到,而且還打了7折或8折的優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你被打折的手法所吸引,隻獲取了過多的消費者剩餘,那就是心理的滿足,但支付了自己更多的金錢。

當你在水果攤上,看到剛上市的新鮮飽滿的荔枝時,立刻激起了強烈的購買欲望,且這種欲望溢於言表。賣水果的人看到你的這種表情,說明你對荔枝有較強的購買欲望,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他賣給你時,就會考慮以較高的價格,從而有了更多的消費者剩餘。因此,由於你的消費者剩餘比較多,或者你非常滿意這個價格,當你向他詢問價格時,他就會故意把價格提高,而你也會毫不猶豫地買下荔枝。這樣,你的消費者剩餘轉為了水果攤主的利潤。

通過這個例子,讓我們懂得了在購買商品時應怎樣維護自身利益的一些經驗。

例如,當我們想購買某種商品時,表現出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甚至對該商品表示“不滿”,不要直勾勾地盯著這件商品看,這樣,商家就不敢抬高價格,因為他以為你不太想買。打個比方,當你去皮包店買皮包,看見一個皮包標價280元,但實際上隻需60元就能買下。

商家標出這麼高的價,是因為他想把你的消費者剩餘都掙去。正是由於有人特別喜歡這些包,他們願意出高於60元甚至比60元高出許多倍的價格買下來,盡管這些包的成本不足60元,這樣,裏麵就存在著消費者剩餘。

因此,當你看上某個包時,最好流露出不滿意的神色,否則,你要買下這個包,就要花費較多的錢。對那些對購買沒有經驗的顧客來說,當他用較高的價格把這個包買下來時,或許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占了便宜,他哪知道在他高興花錢把這個包買下的同時,商家也正高興地慶幸自己發了一筆小財。

消費者剩餘是對消費者心理的一種滿足,而額外的財富剩餘並不是真的獲取了。在日常生活中,商家千方百計把消費者剩餘轉化為利潤的例子到處都是。於是,我們經常會發現,各大商場在使消費者滿足於自己的消費者剩餘時,一直在進行各種促銷活動,從消費者的手中賺到了錢。因此,人們在購買物品時,一定要先想想自己需要哪些物品,弄清楚這些物品的真正價格。隻要這樣,就不會被自己的“消費者剩餘”心理所欺騙,白白多花錢,卻沒有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引導消費:生意越做越大的秘訣

廠商要想將消費者腦海中未有的需求,或者潛在的需求轉化為現實的需求,就必須千方百計地引導消費、創造需求。所謂引導消費,就是消費者被廠商引導,廠商生產和銷售創新產品或消費者非常關心的商品。

關於引導消費,有這樣一個笑話:

有一天,一個售貨員隻接待了一個客戶,卻售出了6500美元的商品。經理很吃驚。

售貨員解釋說:“我首先賣給那位中年男子一枚小魚鉤,緊接著,又賣給他釣絲與釣竿。我再詢問他準備去什麼地方釣魚,他說要去南邊海岸。我又告訴他,去海岸釣魚怎麼著也得有艘小船才方便。於是,他把那艘6米長的小汽艇買了下來。然後,他又說他的小汽車有可能拖不動汽艇。於是,我把他帶到了汽車部,讓他買了一輛大車。”

“你賣一枚魚鉤,竟能推銷那麼多的東西!”經理很高興。

售貨員回答說:“不,其實他是來買阿司匹林的,他老婆偏頭痛。”我便對他說:“這個周末你可以自由自在了,應該好好地去釣釣魚!”

其實,這個笑話不僅能博人一笑,而且用笑這種方式,還能向我們展示“引導消費”的巨大作用,也就是對現實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去逛商場或書店,總是會有一些人把你攔下來。讓你免費去體驗教育培訓、美容美發以及食品飲料等。你白吃白喝,舒舒服服地免費享受一番,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呢?難道他們把這些開銷省下來不好嗎?而細心的消費者就會發現,一般邀請顧客免費試用的產品,在平時都是沒見過的,很顯然,這是一種引導消費。

促使商家采取“引導消費”這一策略,主要由以下兩方麵因素決定:

(1)在以前,廠商都是以消費者的現實需求來生產銷售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所需,也就是商家在進行生產和銷售時,多采取“消費引導”的方式,這是一種滿足需求的理念。而現在隨著生產過剩時代的到來,因各種商品空前豐富,消費者麵臨的是商品太多,難以選擇,而不再是物質短缺的問題。

(2)由於一些高科技的新技術產品功能、作用非普通消費者所能知道的,廠商要想激發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就必須經過有效地引導消費。

簡而言之,“引導消費”就是商家通過“免費體驗”的策略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幫助消費者進行選擇,從而使消費者對自己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創建初步的認可,進而促成可能的購買行為的過程。最終達到銷售產品或服務,實現從中贏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