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管理經濟學:當好團隊中的頭羊(3 / 3)

船長看著這群稚嫩的水手們,於是就說:“百萬噸的巨輪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被打翻的,往往被打翻的卻是船身輕的小船。船負重時是最安全的,而空船則是最可怕的。因為隻要在船的承載能力所規定的範圍之內,適當的負重反而能對暴風驟雨的侵襲有所抵擋。”

於是,水手們就依照船長的吩咐去做,當貨艙裏的水位越升越高時,般也就隨著慢慢地下沉,可是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慢慢地減少了,直到貨輪漸漸地平穩下來。

《福布斯》的總編輯大衛·梅克是一位才華非常出眾的編輯,但是,在他擔任總編時,其管理方式卻讓人很難接受。他對待下屬麵若冰霜,從不留情麵。特別是他總是會不時地解雇一些表現差的員工,讓團隊成員時刻倍感不安,不得不逼得每一個編輯為了保全飯碗而竭盡全力地追求工作的完美。

也正因為大衛·梅克獨特的壓力管理方法,《福布斯》的知名度和銷售量才可能得到不斷地上升。

這就是所謂的“壓力效應”。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且無任何壓力的人,就如同在大風暴中沒有載貨的船,在人生的任意一場暴風雨中,都能將其吞滅。相反,那些無時無刻不意識到有“壓力效應”的存在、擅長保持工作激情以及在生活中適當存有壓力的人,是絕不會被風浪輕易擊倒的。

分槽喂馬:管人的原則

戰國時期,中國北方有兩種馬十分出名。第一種是大宛馬,第二種是蒙古馬。大宛馬健步如飛,一日千裏;而蒙古馬則力大無窮,可以負千餘斤重。

邯鄲有一個商人,他家裏同時豢養有一匹大宛馬和一匹蒙古馬,用大宛馬來進行信息傳遞,用蒙古馬來進行貨物運輸。兩匹馬圈在同一個馬廄裏,且在同一個槽裏吃料,常常會因為草料的爭奪而使雙方相互踢咬,每次都弄得兩敗俱傷,且要請獸醫來進行調治,這讓主人非常煩惱。而剛好此時,邯鄲來了一伯樂,於是,商人就把他請來,以幫助解決這個難題。

伯樂便來到馬廄,看了看,然後微笑著說了兩個字:“分槽。”商人於是就按他的辦法做了。從此之後,對這兩匹馬駕馭得非常輕鬆,且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我們知道,管理者要讓員工都能做到才盡其用,就必須善於用人。人的才能不同,適合的工作也不相同,管理者必須根據員工的才能安排合適的工作,才能讓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到廟裏去過的人都知道,剛一進廟門,首先看見的是笑臉相迎的彌勒佛,而在他北麵的韋陀則黑口黑臉。但聽說在很久以前,他們掌管的分別是不同的廟,而並非在同一座廟裏。

彌勒佛因為既熱情,又快樂,因此吸引了很多人來廟裏,可是他卻因什麼都不在意,經常丟三落四,賬務無法管理好,因此依舊是入不敷出。相反,韋陀管賬卻是一把好手,可是卻整天沉著臉,非常嚴肅,因此,來他廟裏的人越來越少,直到最後斷絕香火。

佛祖在查香火時,察覺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就把他們倆放到了同一個廟裏,由彌勒佛掌管公關,對八方來客笑臉相迎,從此就香火大旺。而韋陀卻因鐵麵無私和錙銖必較,就讓他掌管財務,並嚴格把關。這樣,寺廟在他們兩人的分工合作下,呈現出了一片勃勃生機。

分槽喂馬與佛祖派工說的都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怎樣才能做到分工安排適當。

假如在用人過程中,安排得宜就會成為最佳配置;而組合失當則常會失去整體優勢。柳傳誌就成功地運用了“分槽喂馬”這一策略,不但讓難題得到了化解,並且把企業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聯想集團在2001年3月宣布了“聯想電腦”、“神州數碼”分拆進入了資本市場,神州數碼於同年的6月在中國香港上市。分拆之後,郭為帶領神州數碼另創品牌,主營網絡產品製造、代理產品分銷、係統集成;楊元慶則帶領聯想電腦繼承自有品牌,主攻硬件生產銷售和PC。這樣,聯想的接班人問題終於塵埃落定,不負眾望的“雙少帥”一個掌管聯想的現在,一個開往聯想的未來。

在“分槽喂馬”的實行過程中,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怎樣進行搭配,才可以使每個人才不互相妨礙,而是相得益彰。這就需要管理者對“千裏馬”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最好是讓他們所掌管的事務彼此之間具有互補性。

奧卡姆剃刀:簡單就是美

在很多情況下,有時候簡單就是完美。

在14世紀,有一位名叫威廉的智者,他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天主教教士,他因出生在英國的奧卡姆,所以人們稱他為“奧卡姆的威廉”。他曾經就讀過牛津大學和巴黎大學,博學多才,能說會道。因為他所發表的言論與當時的羅馬教廷存在許多分歧,因此,被關押在法國的監獄。

威廉在獄中相繼過了四五年之後,便找到機會逃了出來,跑到了巴伐利亞,且投靠了教皇的死敵,那就是德國的路易皇帝。他對路易皇上說:“你用劍來保護我,我用筆來保護你。”這樣,正和教廷鬧分歧的路易皇上便立刻把他收留了。

在隨後的日子裏,威廉著書立說,可是影響卻不大。他主張的是唯名論,隻承認真實存在的東西,而針對當時關於“本質”、“共相”之類的無休止的爭吵,感到非常厭倦。認為那些概念普遍都是些空洞無物的概念,且全是無用的累贅,應該被毫不留情地“剔除”。

這也就是威廉所謂的“思維經濟原則”,概括起來說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通過這句格言,給他帶來了巨大聲譽,由於他是英國的奧卡姆人,於是,人們就將這句話稱作“奧卡姆剃刀”定律。它表達的意思是:將事情變簡單很複雜,將事情變複雜卻很簡單。因此,人們在對事物進行處理時,最主要地是要把握事物的實質,且把握主流,從而把最根本的問題解決掉。特別是要順其自然,不要人為地將事物複雜化,這樣才可以處理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