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博弈經濟學:怎樣贏得更多的利益(3 / 3)

在納什假定的情景下,如果有4位男士都很優秀。在某次聚會上,有4位普通美女,還有一位絕色美女。通常情況下,其中一位男士會這樣想:其他3位男士一定會去追那位絕色美女,如果我也去追那位絕色美女,不確定性最強,很難有最優機會,為防止“賠了夫人又折兵”,我還是應該去追那4位美女中的一位。當然,其餘3位男士也都會這樣想。同時,這4位普通美女也知道自己與絕色美女之間的差距,當確定有位優秀男士來追求自己時,會有清晰的迎合策略。而那位絕色美女清楚自己對這4位男士都有吸引力,因此也會有在其中精挑細選的打算。這樣,相對於絕色美女的不確定,普通美女會更有親和力,也就更具吸引力了,結果會導致一個情況出現:4位男士都不敢認真追求這位絕色美女。

如果按照Ⅰ、Ⅱ、Ⅲ、Ⅳ給男女劃分等級,按常理,最應該出現的組合應該是Ⅰ男配Ⅰ女,Ⅱ男配Ⅱ女,Ⅲ男配Ⅲ女,Ⅳ男配Ⅳ女。可現實中的典型配對卻常常是:Ⅰ男配Ⅱ女,Ⅱ男配Ⅲ女,Ⅲ男配Ⅳ女。在大夥的“謙讓”之下,Ⅰ女將被輪空,所以Ⅳ男可能出於無聊或其他動機去追Ⅰ女。

Ⅰ女由於清楚自己的優勢,一般是不追人的,所以喪失了主動選擇優秀男士的機會。而最有可能追鮮花的是Ⅳ男,這極大限製了Ⅰ女的選擇範圍,並使其極易產生極端自我認識誤區。認為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從而傷心地把自己嫁給Ⅳ男。顯然Ⅰ女屬於“鮮花”女,而Ⅳ男屬於“牛糞”男,結果就出現了“鮮花插在了牛糞上”的情況。除非Ⅰ女明白了這個道理,自我破解,否則就很難擺脫插在“牛糞”上的尷尬。由此可見,納什均衡是指一種均勢的狀態,在經濟生活中,是各方參與者在理性預期的指導下綜合博弈的結果。假如我們理解了其中的奧妙,生活就不會平添許多無謂的煩惱。

正和負和博弈:是合作還是爭鬥

我們常說,有效合作、優勢互補能帶來雙贏,互相拆台、惡性競爭則有可能造成兩敗俱傷的惡果。從博弈的角度來看,有效合作、優勢互補是一種正和博弈,而互相拆台、惡性競爭便是一種負和博弈。動物學家發現,在白蟻社會中,存在複雜程度可與人類媲美的社會結構。白蟻社會的成員包括蟻後、工蟻、兵蟻、繁殖蟻和蟻卵等,全體成員在時間與空間上形成一個複雜的係統結構。白蟻世界的建築,例如,蟻窩就有柱子、拱壁和帶有散熱片的通風室,其精巧程度使人類都不得不感歎白蟻的智慧。

當然,這一切奇跡的創造絕不是單個白蟻可以完成的。動物學家發現,白蟻腦子極小,而且反應十分遲鈍,由於眾多白蟻共同合作,才完成了這一係列複雜的社會行為。例如,一群工蟻建造一堵牆時,並沒有像人類一樣,先設計出一幅牆的藍圖,但它們在建牆的過程中,不斷釋放化學訊號以保持互相合作。因為合作,白蟻們創造了很多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說明,在自然界中,每個個體的能力是有限的,但隻要堅持團結合作,就有可能在爭生存、求發展的鬥爭中獲得最終的成功。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正和博弈。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不妨用“獵鹿模型”來解釋合作的必要性。

在古代,一個村子裏住著甲、乙兩個獵人,而當地的獵物隻有鹿和兔子兩種。如果兩個獵人齊心協力地合作,可以共同獵得一隻鹿,然後每人可以分得半隻鹿;如果兩個獵人單獨行動,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獵到鹿的,但每人都可以抓住4隻兔子。

從獵物為獵人提供食物的角度來看,一隻鹿的量相當於20隻兔子。如果以1隻兔子為1個單位,一隻鹿就是20個單位。

這樣,兩位獵人的行為決策有以下3種情況:

(1)兩個獵人分別去打兔子,每人得到4個單位的食物。

(2)兩個獵人合作共同打鹿,可獲得20個單位的食物,每人能分得10個單位的食物。

(3)一個獵人去打兔子,能獲得4個單位的食物,另一個獵人去打鹿,一無所獲。

為了更加直觀,我們用一個表格來表示上麵這幾種情況:

獵人乙獵人甲獵鹿獵兔獵鹿10,100,4獵兔4,04,4

顯然,在這幾種情況中,兩人合作一起去獵鹿能獲得最大的好處,這是一個典型的通過合作達到雙贏的例子。在了解了“獵鹿模型”以後,我們就應該明白,通過采取各種舉措達成雙贏的局麵,是一個人在社會競爭中能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從“獵鹿模型”,我們可以看到,正和博弈對雙方都有好處。雙方通過合作的方式,達到一種雙贏的結果。當然,雙方要想有效合作,必須首先建立起一種彼此信任、非對抗性的關係。俗話說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也很好地說明了合作的重要性。

與正和博弈相反的就是負和博弈,博弈雙方展開惡性競爭,彼此惡行相向,最終卻落得損人不利己、兩敗俱傷的局麵。

春秋時期,虢、虞是兩個小國,與強大的晉國為鄰。晉國想要舉兵討伐虢國,但要攻打虢國,晉國軍隊必須從虞國經過。於是,晉獻公派大臣荀息出使虞國,獻上美玉和名馬做禮物,請求虞國國君虞公允許晉軍借道攻打虢國。見到美玉和名馬,虞公心花怒放,滿口應允給晉獻公借道。

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進諫說:“虢國和虞國互為依靠,兩國的關係就好像嘴唇和牙齒一樣,如果嘴唇沒有了,牙齒難道還能保存下來嗎?虢國依靠我們虞國,才沒有被滅掉;同樣,虞國也是因為有虢國為依靠,才沒有被滅掉。一旦虢國被晉國滅掉,虞國一定會緊跟著滅亡。‘唇亡齒寒’,這其中的道理,您難道就不明白嗎?請您千萬不要借道給晉軍。”但貪婪愚蠢的虞公不聽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