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峻的沉默擊垮對方的心理防線(1 / 2)

通過這個案例可以看出,FBI對待哈桑這樣心靈扭曲的人,沒有采用大吼大叫的訊問方式,而是選擇了適當的沉默逼迫對方主動交代罪行。可見,FBI有著豐富的溝通技巧,主要有以下三條:

第一,能少說就不多說,能沉默就不說。

也許一些人會對FBI的沉默策略感到不解:如果罪犯不開口怎麼給他們定罪呢?又如何從他們那裏搜集到有價值的信息呢?其實在FBI看來,喋喋不休地審問罪犯未必是最正確的方法,因為很多罪犯對“話癆”警察相當反感,你說得越多他越喜歡緘口不言。所以,在FBI看來,想要讓對方開口,要選對一個恰當的時機才行,這樣會給對方一種神秘感,讓他們很難保持淡定的情緒,最終因為心理防線的坊塌而不得不交代罪行。

第二,不要直接對沉默的罪犯展開訊問。

有些犯罪分子的心理素質極高,不會輕易向警方交代自己的犯罪過程。這一類人通常懷有饒幸心理,認為隻要自己不開口警方就無法給他們定罪。根據FBI心理研究所的報告證實,這種罪犯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所以會選擇頑抗到底的方式和警方進行對峙。因此,FBI對這類罪犯一般不會采用直接審問的方式,因為當他們產生“心理疲勞”之後,會拒絕回答那些被警方反複提出的問題,這就給案件的成功審問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所以應對這種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自控情緒,以沉默來撬開對方的嘴巴。

第三,無聲的肢體動作更能給對方震懾。

在和罪犯進行溝通的時候,無聲的肢體動作往往更具殺傷力,比如嚴肅冰冷的眼神,能讓對方產生畏懼;緊握拳頭所傳遞出的力量,能讓對方放棄反抗的念頭;踱步時發出的聲響,能讓對方的心理承受力減弱……通過這一係列的方法,可以多角度地打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讓他們不敢再和警方對抗。

雖然FBI的這些溝通技巧是從和罪犯打交道的實踐中得來的,但是對普通人來說也同樣適用。比如,當你的朋友犯了錯卻不肯承認時,你就可以用冷峻的沉默來逼迫對方說實話;當你的孩子桀驁不馴不服管束的時候,你也可以采用FBI的心理震懾法讓他乖乖服從命令……當然,震懾對方不是目的,讓人和人的思想產生互動才是關鍵。

在現實生活中,但凡涉及到人際交往,你就很難保證跟每個人都能和諧相處,所以在麵對那些不好對付的角色時,要調動自控力來增強語言的“殺傷效果”,以冷峻的沉默給對方製造壓迫感,從而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罪責,由此打開橫亙在彼此之間的溝通障礙。當你順利地營造了這種溝通氛圍之後,距離折服對方、樹立威信的時刻就不遠了。

通過這個案例可以看出,FBI對待哈桑這樣心靈扭曲的人,沒有采用大吼大叫的訊問方式,而是選擇了適當的沉默逼迫對方主動交代罪行。可見,FBI有著豐富的溝通技巧,主要有以下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