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該“忘記”的要忘記,該“糊塗”的要糊塗(1 / 1)

2.該“忘記”的要忘記,該“糊塗”的要糊塗

記憶就像一本獨特的書,內容越翻越多,而且描述越來越清晰,越讀就會越沉迷。有很多人為記憶而活著,他們執著於過去,不肯放下。還有一些人卻生性健忘,過去失去的與悲傷的對他們來說都是過眼煙雲。他們不計較過去,不眷戀以前,不歸還舊賬,活在當下並展望未來。

我們提倡健忘,這種健忘不是丟三落四,而是一種隨緣的人生態度。我們說學會“健忘”,是說該忘記的雞毛蒜皮不妨“忘記”一下,該糊塗的枝節問題不妨“糊塗”一下。內心寬敞一點,不糾結,能放下,這樣的人生未嚐不是一種幸福。因為人生並不都像期望的那樣充滿詩情畫意,那麼快樂自在。人生中必定有許多苦痛和悲哀,有許多令人厭惡和心碎的東西,如果把這些東西都儲存在記憶之中的話,人生必定會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悲觀。實際上的情景也正是這樣。當一個人回憶往事的時候就會發現,在人的一生中,美好快樂的體驗往往隻是瞬間,占據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時間則伴隨著失望、憂鬱和不滿足。

德國有句諺語:“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在眼下的苦痛中回憶過去的幸福。”其實,有些回憶即便是幸福的,也不過是個沉重的包袱。

人生既然如此,健忘有什麼不好呢?它能夠使我們忘掉幽怨,忘掉傷心事,減輕我們的心理重負,淨化我們的思想意識;可以把我們從記憶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忘記我們的罪孽和悔恨,利利索索地做人和享受生活。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該學會忘記什麼呢?一要忘記不值得的仇恨。一個人如果在頭腦中種下很多仇恨的種子,總是想著怎麼報仇,他的一生可能都不會得到安寧。二要忘記沒必要的憂愁。多愁善感的人,他的心情長期處於壓抑之中而得不到釋放。愁傷心,憂傷肺,憂愁的結果必然多疾病。《紅樓夢》裏的林黛玉不就是如此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單憑憂愁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三要忘記甩得掉的悲傷。生離死別,的確讓人傷心。黑發人送白發人,固然傷心;白發人送黑發人,更叫人肝腸欲斷。一個人如果長時間地沉浸在沒完沒了的悲傷之中,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很大影響的。與憂愁一樣,悲傷也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隻是給自己、給他人徒添煩惱。理智的做法是應當學會忘記悲傷,盡快走出悲傷,為了他人,也為了自己。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有何快樂可言?生活中有些回憶是需要忘記的,在生活中會“健忘”的人才活得瀟灑自如。

隨緣心語:

我們提倡健忘,這種健忘不是丟三落四,而是一種隨緣的人生態度,內心寬敞一點,不糾結,能放下,這樣的人生未嚐不是一種幸福。因為人生並不都像期望的那樣充滿詩情畫意,那麼快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