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認識以人為本(2 / 2)

(一)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以人為本思想

以人為本的思想源遠流長,它根植於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在數千年的文化發展中,總是能夠看到人為貴、民為本的思想,始終對人及人生高度關注和不斷探索。在我國曆史上,最早出現“民本思想”,是在殷商之際。在《尚書·五子之歌》中講到“民可近,不可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句話的意思是:百姓可以親近,而不可以忽視;百姓是國家的根基所在,根基穩國家才會安寧。此後,這句話被曆代思想家所引用。孟子也曾經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仁政思想;荀子則提出了著名的“舟水論”,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表明了民是國家和政府的基礎。這和“民為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被奉為開明之君的執政要訣,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世民當政期間,實行了許多新的政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納諫”——鼓勵大臣們向皇帝提出意見。在進諫方麵最出名的代表就是魏征。有一天,李世民與魏征討論治國之道。李世民問:“隋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魏征回答說:“失去民心。”李世民又問:“人民和皇帝應當是什麼關係?”魏征說:“皇帝就像一隻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隻有在水中才能乘風前進;但是,水能載舟,同時也能將船弄翻。太上皇(李淵)舉義旗推翻隋朝統治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作為君王要時刻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李世民采納了魏征的建議,製定國家政策,唐朝從此走向繁榮。

由於中國古代長期處於農耕社會,這種對於人生及社會的關係的認識,不可能達到與現代社會的以人為本理念同等的水平,但其獨特的視野和深邃的思想,在當今時代同樣可以放射出獨有的光芒。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以人為本思想

馬克思對人和人的本質的理解進一步科學化和準確化,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是社會的基礎,單個人無法構成社會,隻有多數人,甚至是千千萬萬的人才能構成社會,同時,社會中的人也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始終處於交往之中,從而形成了社會關係。馬克思又認為:“人的本質是一種動態的範疇。”決定人的本質的社會關係隨著社會在生產過程的不斷變化而變化,社會結構也是隨著這種改變而改變。因此,對於人的認識和理解,應該放在具體的社會關係和特定的曆史條件下來加以考察。馬克思還認為:“實踐是考察人的本質的基礎。”因為人的社會活動和整個曆史的發展都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是實踐的過程。人與人之間所結成的社會關係是“實踐的,即以活動為基礎的關係”。人的本質既是由社會關係和曆史過程所決定的,也是由人的自己的活動所創造的,這種社會製約性和主體創造性的統一就是實踐。

馬克思在人的本質的基礎上提出,人民群眾是曆史的主體,曆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在實踐過程中,創造了社會物質財富和社會精神財富,並且在社會變革的過程中充當了主力軍,對社會的發展變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都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保護群眾的根本利益。

以人為本是與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原理相統一的。以人為本是建立在群眾史觀基礎上的,是以確認人民群眾作為曆史創造者、作為國家和社會主人翁地位為前提的。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原則,就要牢牢地確立人民群眾在國家和社會事務中的主人翁地位,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最終人民群眾的意願,僅僅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創造才能而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