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推進社會主義社會和諧建設的方法(3 / 3)

3.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和管理,不斷提高支撐能力和安全程度。當前,我國要擴大覆蓋麵和提高保障水平,必須進一步加強基金征繳工作,充分發揮其主渠道作用,同時要建立公共財政體製,不斷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力度。近年來,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快速增長,管理製度不斷完善,基金安全程度逐步提高,基金管理的總體情況是好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沒有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規定,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不規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甚至擠占挪用基金。現階段,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工作,建立健全內部控製製度、信息披露製度和要情報告製度,完善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的工作機製,加強監督隊伍建設,開展基金安全教育活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發揮行政監督、專門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協同作用,形成人人關心基金安全、重視基金安全、維護基金安全的社會氛圍。在社會保險基金中,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是長期積累型基金,能否做到保值增值,間接影響到職工退休後的保障水平,也關係到未來的支付能力。隨著個人賬戶逐步做實,要製定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既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又確保獲得較好的收益,避免基金貶值。

五、建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是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標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從製度上保障人民健康,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希望解決的現實問題之一,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1.建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接近73歲,在發展中國家中處於領先地位。但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還很不適應。因此,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盡快緩解和克服上述矛盾,是改善民生,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關鍵環節,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

2.建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目標是讓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了建立這一製度,我們必須把握兩個堅持,一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遵循醫療衛生事業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強化政府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責任,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加大政府的衛生投入,從有利於群眾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合理負擔出發,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二是“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在政府的主導下,提供全麵的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重點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和隊伍建設,著力解決部分農村缺醫少藥問題;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促進中西醫、中西藥相協調,努力縮小城鄉、地區、不同收入群眾之間的醫療衛生服務差距。

3.建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關鍵是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形成比較完善的服務保障體係。我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的框架,由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醫療服務體係、醫療保障體係、藥品供應保障體係組成,四位一體協調發展。其中,建設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重點是健全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婦幼保健、計劃免疫、計劃生育技術等服務網絡,特別是完善重大疾病防控體係,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醫療服務體係,重點是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係建設,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

深化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參與、興辦醫療機構;建設醫療保障體係,重點是完善城鎮職工和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醫療救助相互銜接的基本醫療保障體係,以慈善事業為補充,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引導群眾合理就醫;建設藥品供應保障體係,重點是建立國家基本藥物製度,對國家基本藥物實行招標定點生產、集中采購和統一配送,保證群眾基本用藥,大幅度減輕群眾藥物費用負擔。建立基本醫療衛生製度,必須堅持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醫療服務體係、醫療保障體係和醫藥供應保障體係的同步改革、同步發展。其中,公共衛生體係和醫療服務體係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大力發展農村衛生和社區衛生,夯實醫療衛生服務基礎;改革醫療衛生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增加政府投入,維護公益性質,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一步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控製服務收費,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六、完善社會管理

當前,完善社會管理要突出以下八項重點任務:

1.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更加注重社會管理。政府職能轉變應完成如下任務:一是優化政府職能和權力配置,要進一步調整政府的職能定位,在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麵發展。二是轉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式。要逐步從主要依靠政府管理轉向政府管理與社會治理相結合,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效能,改進公共服務質量。三是完善公共財政體製。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建立可持續的財政支持體係。四是建立我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基本標準、基本規範。包括健全應急管理、社區管理、社會組織管理、流動人口管理、環境管理和公共安全的目標、責任、程序、範圍、監督考核辦法等,促進社會管理規範化。五是建立績效評估製度。把可持續發展狀況、公共服務水平、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社會和諧穩定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麵的內容,作為對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