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人傳奇(2 / 3)

朱棣執政時期,她又兩度“退休返聘”,回南京重操舊業。兒子劉政也因為她的卓越貢獻,被明朝政府特許為昌黎縣儒學終身訓導。有明一代,她是第一位獲得品級俸祿的女官員。

世緣情愛總成空

她是翰林院庶吉士董鋪家的女兒,二十一歲那年,經家庭安排,嫁給了錢塘於家的公子。這位公子相貌英俊,學業優良,而且鄉裏傳言說,七歲的時候,有和尚看了這家夥一眼,便驚歎他是將來匡扶社稷的大人物。嫁給了這位未來的“大人物”後,她享受到了夫妻相敬如賓的歡樂。丈夫待她極好,除了情感和睦外,還常相互詩詞唱和,並先後生育了一雙兒女,婚姻出名的浪漫美滿。

而後丈夫金榜題名,卻一口氣做了十九年巡撫,常年奔波在外,外加為官清廉,實在負擔不起舉家遷移赴任的花費,隻得聚少離多。對一家老小的照料,全壓在她的身上。她始終如一地勤儉持家,相夫教子,也深得丈夫敬重。多年兩地相隔,夫妻鴻雁傳書,丈夫信中“歲寒鬆柏心,彼此永相保”寫盡思念與愧疚。

夫妻倆唯一一次爭吵,還是因為女兒自作主張,愛上了一個貧寒的小子。身為母親的她堅決反對,不惜和丈夫紅臉,丈夫卻隻說了一句話:他不會負了咱們女兒,就像我永遠不會負你。隻這一句話,她便轉憂為喜,再不反對。多年的辛勞中,她身染重病,卻始終對丈夫瞞著,等到丈夫知曉,從千裏之外的福建任上趕回時,她已溘然長逝。

這最後的錯過,便成了丈夫心中最深的痛,之後的數十年裏,丈夫再沒續娶,一直孑然一身。每當想起她時,丈夫便瘋狂地寫詩,留下的《悼內》詩十一首,是明代詩詞中感人肺腑的名篇。後半生情感孤獨的丈夫,如七歲那年的和尚所言,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挽救危局,成為舉國敬仰的大人物。然而敬仰丈夫的人卻大多不知道,與她的二十七年婚姻,是痛悔終生的丈夫——忠肅公於謙,生命中最深情的片段。

戎馬沙場的輝煌人生中,剛正不阿的官場生涯裏,卻還有“世緣情愛總成空,二十餘年空遺夢”的傷懷,鐵漢如於謙,也有柔情斷腸處。

大明悍婦有骨氣

明朝曆代皇後中,景泰帝朱祁鈺的皇後汪氏,應該是最潑辣的一位。北京保衛戰勝利後,大家忙著慶功,她卻帶人到郊外,收殮陣亡將士們的骸骨。

“太上皇”明英宗被俘,妻子錢皇後無人搭理,生活困難,也是她時常仗義幫助,還經常去探望錢皇後,陪她聊天解悶。後來朱祁鈺想廢掉太子(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大家不敢說話,還是她站出來反對,不惜和朱祁鈺大吵,結果太子還沒被廢,她先被廢了皇後位。

幾年後明英宗朱祁鎮複辟,開始秋後算賬,竟逼她交出一條皇宮裏的玉帶。她知道後二話不說,當著傳旨太監的麵,把玉帶甩手扔到井裏,然後氣場十足地大吼一句:“沒有!”知道這事的明英宗氣得不行,本想讓她去給景泰皇帝殉葬,結果太子朱見深知道後,在明英宗麵前苦苦哀求,終於把她保了下?來。

她一直活到正德元年,其間的半個世紀裏,雖不再有皇後的名分,卻是之後幾任明朝皇帝們極為尊敬的人,逢年過節必然至成王府(明英宗複辟後她被安置在成王府)探望問候。汪氏八十而壽終,被正德皇帝追認為“貞惠安和景皇後”。《明史》對她的評價最形象:剛毅偏執,心懷仁德。

真實秋香情義重

明朝弘治年間最知名的風流才子,當屬大畫家唐伯虎了,然而在真實的唐伯虎故事中,並沒有那位三笑姻緣的秋香,令他動情最深的女子,卻是一個叫程九娘的妓女。當時唐伯虎卷入科場案,最終功名被奪,連妻子也和他離婚。人生最低穀時,這位叫程九娘的官妓來到他身邊,與他結為夫妻,照料他的生活。

之後的多年裏,兩人相依為命,舉案齊眉,唐伯虎窮困潦倒時,全靠九娘縫縫補補,支撐家中開支。可是好景不長,明朝正德初年,程九娘身染重病,不幸香消玉殞,臨終前對唐伯虎遺言:“承你不棄,做你妻子,本想盡心力理好家務,讓你專心詩畫,成為大家,但我無福,無壽,無祿,望你日後善加珍重。”

在唐伯虎的一生中,這是他最後一次放聲地號啕痛哭。九娘故去後的唐伯虎,再未娶妻,後半生流連青樓,放浪?一生。

明朝青樓也選秀

明朝中晚期,也是青樓文化大興的時期。明朝士大夫通常喜歡流連青樓,按照文雅點的說法,就是狎妓為樂,在明朝晚期不但不算荒淫,相反算是風雅。

關於這條,其實明朝政府也曾明令禁止過,明朝每一任皇帝在任時,都曾反複重申朱元璋時期的禁令,嚴禁官員出入青樓場所。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風聲緊的時候,官員們往往不去妓院,反而把妓女請到家裏來“小唱”,等著風聲鬆了,再大搖大擺地去。

晚明的妓院,算是中國曆史上最風雅的妓院,不但講究詩詞歌賦,更有士大夫按照科舉考試的規矩,給妓院裏的知名妓女們搞排名評比,甚至到後來,評比都有了一套流程:先是主持評比的士大夫們,向各路客人們發請柬,凡是光顧的客人都是評委,每個人都有權對參選妓女發表評論,並且以不同種類的花贈給妓女,來區別她們不同的名次。甚至有時候,士大夫們還習慣用“狀元”“榜眼”“探花”來指代妓女們的名次,所謂的“秦淮八豔”“金陵十三釵”,基本都是這麼評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