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保險:互惠互利的理財措施(3 / 3)

1.“人情險”和“跟風險”

如今保險銷售人員為了提升自己的銷售業績,往往會向親朋好友推銷保險,而因為顧及情麵,很多人就遂了人情,購買了保險。還有一些人看到別人都買保險,於是自己也跟著買,但往往買到的卻是根本不適合自己的險種。

無論是為人情,還是跟風,都有可能會造成損失。下麵來看一個案例。

張先生在朋友的推薦下,從他那裏買了一份人壽保險的分紅險,每年要繳納8 000元的保費。但是繳了兩年之後,張先生發現隻能換來很少的一部分分紅,覺得不合算,無奈之下,張先生隻好退保,但手續費就被扣掉了2 000元,令他在氣憤之餘,下定決心以後一定不從熟人那裏買保險。

劉女士看到別人都買保險,心想自己不買豈不落後於人了?於是問了別人買的是什麼險,自己也去買了,可是買完之後經家人一分析,對自己一點也不實用,隻好退掉,高額的手續費就白白地流失了。

因此,想要投保,不要誤信熟人,也千萬不能跟風,隻有自己細致地了解,選到最適合自己的保險才能有保障。

2.購買多份保險

很多人都習慣買多份保險,認為這是個人經濟實力的體現,也是個人財務安全的保障,可以得到豐厚的投資回報,還具備了安全性。但事實確實如此嗎?其實不然,這種盲目購買很多保險的人隻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

在很多情況下,多投保險不會有更多的保障。比如壽險中的住院醫療、家庭財產,車險中的車損險等,即使你多買了也不會多賠。而保險公司的定損也是按照實際情況來確定賠償金額的,像醫療費用,在提供報銷憑證後,保險公司隻會采取保險補償原則,不會多賠付。

因此,在購買保險時,應該多方考慮和評估,盡量不要買太多的保險,否則不但得不到全麵保障,還浪費保費。

3.隻給孩子買,家長不買

如今很多家庭都顧及孩子的未來,於是自己不買保險,但一定要給孩子買。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保險理財主要體現在對家庭財務風險的規避,一旦家長發生了意外,造成的損害要遠高於孩子。因為大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同時也是孩子的依靠,所承擔的責任與可能遭受的意外和疾病傷害的幾率更大,若出現狀況,家庭生活會跟著一起出現問題,而此時即便想給孩子支付保費恐怕都有困難了。因此,建議大家先給有勞動能力、能夠賺取勞動收入或非勞動收入的人購買保險,然後再考慮給孩子買保險。

選擇保險險種的原則

保險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理財工具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每個家庭都在為不可預測的危險尋找一個保障,於是保險就成了“救世主”,成了繼銀行儲蓄、債券、股票、基金等投資理財工具之後的又一大理財工具。但是相對於其他的理財工具來說,保險的保障功能是不能替代的,因此,買保險主要是為了其風險發生之後的保障補償功能,而不應該隻把眼光放在收益上。

投資保險不在於它賺了多少,而是看它保全了多少。在選擇保險時,不要盲目跟風,要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最能給生活帶來更多保障的險種。下麵就具體看一下。

1選最適合自己的

保險的保障功能有生命保障、收入保障、養老保障、傷殘保障、疾病醫療費用保障等,在買保險前,一定要對自己有個清楚的了解,了解本身的需求是什麼。確定了自身的需求,再選擇保險就簡單了。

2量力而行

買保險一定要參考自身的實際經濟收入,然後確定保險額數。一般情況下,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作為壽險的保險金額為宜,而十分之一作為意外險的保費為宜。

3選擇組合式險種

險種組合搭配可以令保障互補,從而達到最佳的保障效果。可以將壽險、意外險、健康險等以一個保險計劃的形式出現,這樣既能讓保戶得到較周全的保障,又能節省一定的費用。

當然,如果在眾多的險種中,你還是不知道該選擇哪些,下麵這些險種就是你優先需要考慮的。

1壽險

這是一種以人的生死為保險對象的保險。在保險責任期內,無論是生存還是死亡,根據契約規定,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都可以得到一定金額的保險金。

2醫療險

醫療險是針對手術或住院而產生的各種醫療方麵的費用補償。醫療險中一般不包含門診醫療,即便有少數有,也是從其他的險種中衍生出來的。

3養老險

養老險主要是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保障。投保人在保險公司儲蓄養老金,利率比銀行定期存款略高,而且10年後會體現出特有的優勢,20年後,這筆養老金可能是你所交金額的15~2倍。受益人養老時,就可以從中支取養老金,但是領到一定的年限,賬戶中就沒有錢了。

4意外險

意外險即針對意外傷害進行投保。被保險人的身體因遭受意外傷害而殘疾,甚至死亡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等,保險公司要給付被保險人一定的保險金。

5子女教育險

子女教育險就是家長為子女教育金購買的保險。投保人在保險公司儲蓄子女教育金,保險公司扣除初始費用後,以比銀行定期利率略高的利率複利增值,以作為子女大學教育金的初始費用。

認識保險,不入誤區

隨著人們對保險認識的加強,買保險的人越來越多,而在股市相對低迷的同時,保險市場則顯得格外熱鬧。保險理財發展迅速,投資型保險產品成了各險種的主要推動力,比如分紅、萬能、投連等人身險產品,就集儲蓄性、保障性和投資性於一體,在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的時候,保險理財就成了人們青睞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