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李先生的“垃圾”發光呢?
垃圾股和績優股是相對而言的,指的是那些業績差的股票,一般每股的收益在010元以下。垃圾股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問題,由於上市公司擁有便利的市場直接融資,還能夠享受各種優惠政策,通常來說經營業績應該是非常理想的,可是因為行業前景不好,或者管理層領導不善,又或者是公司機製存在問題,或者是市場環境的變化等多種原因,可能就會導致公司的業績一年不如一年,出現逐漸下滑的情況,甚至是步入了虧損的行列。這種公司的股票就會出現委靡不振、股價走低、交投不活跌,年終分紅也很差等現象。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垃圾股指的是在評級的時候被評為非投資級的股票,實際上不僅是經營出現問題的公司股票會被評為垃圾股,甚至是一些剛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和財物杠杆太大的公司股票也可能會被評級為BB級以下,在中國有許多商業銀行的股票就被評為垃圾股。
風險越大,回報越高,這句話用在垃圾股身上再合適不過了,20世紀80年代末的美國就興起了垃圾股都能夠鹹魚翻身的熱潮。
由於市場監管部門對公司上市條件理論上的嚴格要求和退市途徑的不暢通,造成了中國上市公司有一塊巨大的無形資產並沒有寫入資產負債表裏,這就是上市地位。尤其是對於連年虧損的公司,很多買了這家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就希望能有一家好的公司來接手這家壞公司,購買或者重組,這樣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就從壞的股票變成了好的股票,而且投資者越多,就越容易形成“上市地位溢價”,正是這種溢價造成了ST股票的價格相對並不低,走勢也不壞。但是因為上市地位的資產價值和溢價沒有辦法估算,因此,很多投資專家對於“垃圾”戰勝市場的情況就假裝當看不見了。
然而也並非所有的垃圾股都可以賺到比有價值的股票更多的錢,在投資垃圾股時也要有所選擇。
1可選的垃圾股
有些股票看上去很糟糕,但實際上很有價值,當然能夠發現這一點就需要對“垃圾”公司進行透徹的了解,認識到這些垃圾並非真正的垃圾。
還有一些是“暫停上市股”,曾有理財專家稱:“埋伏暫停上市股可謂‘傻瓜型投資’,這種方式需要操心的方麵少,但往往能夠獲大利。”在傳統的市場觀念裏,暫停上市股就被視為垃圾股,業績差、價格低,但是,利空出盡是利好,這樣的垃圾股卻存在著鹹魚翻身的可能。不過投資暫停上市股需要關注價格,“因為暫停上市股重組複牌的時間具有很不確定性,如果是牛市當然無所謂,但如果是熊市,停牌價格過高的話,很可能麵臨補跌。”這是理財專家給出的忠告。
低價小盤股由於總市值較低,重組方隻需要少量資金就能夠獲得殼資源,因此很受青睞。未來做高股價、擴充股本等一係列操盤手段也方便實行,因此可以購買。但如果殼資源的盤子太大,重組方不僅要花大價錢才能盤下,而且關鍵是重組時很可能要進行縮股,這對於投資者的利益損害是很直接的。
投資暫停上市股還需要看大股東的背景。在現今的市場環境下,越是國有背景的公司,就越能夠保證重組的成功率。
2這樣的垃圾股不能買
有些公司雖然看上去不錯,但造成垃圾股的原因如果是由內部的管理人或者控製人決定的,那麼就特別值得投資者小心了。比如1987年的所羅門兄弟公司,為了躲避競爭者的惡意收購,所羅門董事長找到了巴菲特來做“白馬騎士”,當時所羅門看上去還不錯,巴菲特也很喜歡所羅門董事長,於是雙方成交。但是真正在所羅門內部控製局麵的卻不是董事長,他更喜歡說謊,以至於演繹出了所羅門兄弟的國庫券醜聞,使公司陷入破產邊緣。
如何應對跌停板
當前,充分認識跌停板和提出應對策略比追擊漲停板更重要,畢竟,炒股的首要任務是控製風險,然後才是贏利。操作跌停板個股,應注意以下幾點:
1.以跌停開盤,中途沒有打開的個股
若一隻個股直接以跌停開盤,而一直封死到收盤都沒打開,這隻能說明這隻股不是遭遇了重大利空,就是主力資金實力有限,沒辦法再拉回成本區。麵臨這種情況,有股的就要趕緊準備拋,而場外觀望的一定不要圖便宜而急著殺進,否則嚐到的往往是苦果。
2.以跌停開盤,中途被巨量打開的個股
若一隻個股直接以跌停開盤,中途卻被巨量強行打開,那麼可以考慮短線介入。已經持有該股的可以在反彈時先行出貨,而場外觀望的可以考慮介入做短線投資,如果運氣不錯,還是可以獲利的。
3.分批買入,見機行事
無論怎麼說,跌停時買入無疑是在虎口奪食,風險非常大。如果你還稱不上是短線高手,那麼建議你最好靜待好的股票出現。就算你特別想參與,想要試試自己的手氣,也要采取分批買入法,同時還需要隨時觀察股價走勢,一發現勢頭不對,要立即停止增倉動作。
4.隨時注意大盤動向,敢於認錯
很多主力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經常在大盤很差時拉漲停,而又在大盤很好時打跌停。遇到這種逆大盤走勢而表現的個股,投資者要密切注意大盤動向,一旦操作有誤,要及時離場。
如何在熊市中搶反彈
很多投資者為了減少損失,會在熊市中搶反彈,但是有些投資者確實減少了損失,而有些卻是越搶越增加損失。因此,在熊市中搶反彈也需要技巧。
1.把握買入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