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太多適得其反
多梅爾是法國馬賽的一名普通警官,一次,他為了緝捕一名強奸殺害女童埃梅的罪犯,曾經查閱了十幾米高的文件和檔案,打了30多萬次電話,他的足跡踏遍了四大洲,行程竟然達到了80多萬公裏。由於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追捕上,對家庭的照顧太少,結果他的兩任妻子最終都離開了他,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經過50多年漫長的追捕,終於將罪犯捉拿歸案。當他用手銬銬住凶手時,已經是73歲高齡,當時他還特別興奮地說:“小埃梅可以瞑目了,我也可以退休了。”曾經有記者問過他:“這樣做值嗎?”他回答說:“一個人一生隻要能幹好一件事,這輩子就沒有白過。”
的確,“一生幹好一件事”,多麼簡單的一句話,但是如果你仔細想想,要真正幹好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很多影響世界的名人不也正是這樣做的嗎?達爾文忙活了一輩子,才創立了“生物進化論”,論證了人類是從猿進化而來的;麥哲倫終生的傑作,則無非是證實了“地球是圓的”;萊特兄弟為了讓飛機能離開地麵,一輩子忙得都沒能娶妻生子。但是他們卻很幽默地說:我們沒有時間既照顧飛機又照顧妻子,隻能幹好一件事。
偉大的先人們正是由於他們心無旁騖,聚精會神,以終生之力去幹好一件事,所以最終成了曆史的偉人而載入史冊。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也在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一生幹好一件事,也許他們默默無聞,但同樣在以心血和汗水美化著這個世界、創造著人類財富。青藏公路上一個兵站的老炊事班長,從建站起就在兵站做飯,一幹就是30多年。可他並不後悔,經常自豪地對人說:“我這輩子就幹了一件事,沒有讓一個從兵站過往的軍人餓過肚子。”一等殘廢軍人劉平昌,因公失去左肺和雙臂,轉業後本可以由政府養活,他卻自願當一名鄉郵員,每天背著40公斤的郵包,步行2訟裏去送郵件,這一走就是24年,整整走了17萬公裏。他這大半輩子也隻是幹了一件事:沒耽誤過一封信,沒中斷過一天郵路。老班長和劉平昌以及那個法國警察們,要論業績之輝煌,也許不能和達爾文相比,但其精神卻是同樣的偉大,誠如莎翁所言:“卑微的工作是用艱苦卓絕的精神忍受著的,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標。”
的確,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暫,一個人一輩子能真正幹好一件事就不錯了。有的人,好高騖遠,心性浮躁,頻繁地跳槽,這山望著那山高,老覺得人家碗裏肉多,到頭來,雖說幹過不少事,可連一件事也沒幹好。有的人,不務正業,無所事事,忙活一生的全部意義就是證實了自己的酒量有多大,或者把賭技發展到了專業水平。這種人的人生價值,和達爾文、那個法國警察以及青藏路上的老班長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其實,如果我們把人類社會比作一座大廈的話,那麼每個人就是大廈上的一塊磚,隻有大家都能做到盡職盡責,幹好自己該幹的那一件事,做一塊質量合格的磚,大廈才能牢固宏偉。當會計的不錯算一筆帳目,當營業員把微笑送給每一個顧客,當演員努力塑造好每一個角色,這些都是很平凡的事,但一個人若能一輩子幹好其中一件事,就沒有虛度人生。想想看,美好的世界,不就是由這美好的每一件事組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