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學不會服從也就學不會領導(2 / 3)

為了培養服從意識,西點軍校教育每個學員切忌避免“對總統、國會或自己的直接上司作任何貶低的評論”。西點甚至從經驗的角度告誡學員,要“多燒香磕頭,少惹事生非”,這是軍人品格中“光輝的一麵”。西點教誨學員,“不要上送那種不受上司歡迎的文件和報告,更不要發表使上司討厭的言論”。“如果摸不準自己上送的報告或發表的講話是否符合上司口味,可以事先征求一下上司的意見”。西點軍校還教育學員養成一個“公務員”的性格,堅信當權者是完美無缺的人,是有識之士,對當權者不要有任何猜疑。這一做人原則是西點的傳統美德。威廉·拉尼德對此做了非常生動的描述:“上司的命令,好似大炮發射出的炮彈,在命令麵前你無理可言,必須絕對服從。”一位西點上校講得更為精彩:“我們不過是槍裏的一顆子彈,槍就是美國整個社會,槍的扳機由總統和國會來扣動,是他們發射我們。他們決定我們打誰就打誰。”曾有人說,黑格將軍所以被尼克鬆看中,就是因為他的服從精神和嚴守紀律的品格。需要發表意見的時候,坦而言之,盡其所能。當上司決定了什麼事情,就要堅決服從,努力執行,絕不表現自己的小聰明。這就是西點對學員的訓誡和要求。

當然,這樣的訓誡和要求是從軍事指揮的角度來製定的,它對要求服從的效果是非常有成效的,對於企業管理中指揮係統的順暢和執行也是非常有價值的。至於群策群力、團結協作、最大程度地發揮每一個成員的聰明才智這些管理中的問題,西點精英訓練營中也有獨特的、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手段。

有人認為榮譽法則的主要目的是保證難以貫徹的規章製度得以貫徹執行。它被用來駕馭4000名雄心勃勃、年富力強的年輕人。這4000名年輕人的本性必須受到控製,否則,學校的形象便會徹底毀滅。

有人認為,製度的絕對性使學員們難以區分無足輕重和舉足輕重的道德問題,因為從他們的觀念出發,在遵守規章製度方麵重要的是形式,而不是內容。比如說某一個學員星期六晚外出,回營晚了一分鍾,不得不於淩晨1:05報到銷假,這樣他便會記過7分。他的紀律記錄可能很好,這個“過”對他來說沒什麼。但也有可能他本來可以離開西點去過周末,好好享受一番,卻被這7分衝掉了。更有甚者,這7分也可能使他超過一個許可的過錯定量,從而使他被學校開除。在西點校史記錄中,有因超時一分鍾而被學校開除的例子。因為他年度內允許過錯的定量達到了極限,必須被紀律製裁。

西點紀律的嚴格或嚴厲人所共知,而且花樣甚多,令人頭暈目眩。對高年級學員來說,一個月中如被記過9次,就意味著失去享受周末的權利。如被記過超過每月的最高限額——13次,則每超過1次就將受罰,至少要在空地上走1個小時,一般要扛著步槍不停地走1小時。處罰的手段還有“普通禁閉”和“特別禁閉”。“普通禁閉”是對正在參加校際運動會的運動員采取的,是用來代替罰走的一種懲罰,受到普通禁閉的學員在正常享受特權的時間內必須留在自己的寢室裏。“特別禁閉”用於那些被軍校官員認為犯有特別嚴重過錯的學員。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

巴頓可以說是美國個性最強的四星上將,但他在紀律問題上,對上司的服從上,態度毫不含糊。他深知,軍隊的紀律比任何紀律都重要,軍人的服從是職業的客觀要求。他認為:“紀律是保持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揮最大潛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鬥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質還要強烈。”“紀律隻有一種,這就是完善的紀律。假如你不執行和維護紀律,你就是潛在的殺人犯。”巴頓如此認識紀律,也如此執行紀律,並要求部屬必須如此,這是他成就事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被人認為有些粗魯的巴頓並不是強硬的命令者。他從不滿足於運籌帷幄和發號施令,經常深入基層和前線考察,聽取部屬意見,而且身先士卒,讓部隊感受到統帥就在他們中間,從而願意聽從他的命令,願意服從他的指揮。

西點灌輸服從思想、強化服從觀念是分層次的。對於剛剛入學的學員,實施強化服從教育。一年級學員不僅要服從長官、服從紀律、服從各項製度,還要服從高年級同學,甚至包括服從高年級同學莫名其妙的責難。西點認為,軍人職業必須以服從為第一要義,尤其是初級職務軍官,學不會服從,不養成服從觀念,就無法在軍隊立足。可是我們知道並不是所有上司的指令都千真萬確,上司也會犯錯誤。但上司的地位、責任使他有權發號施令,上司的權威,整體的利益,又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因此,服從觀念要在“官之初”就打下深深烙印,忍受不了服從——這種軍人的特殊的美德,那麼就請走人。

四個標準答案

西點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不管什麼時候遇到學長或軍官問話,新生隻能有四種回答。除了四個“標準答案”之外,如果有任何額外的字句,長官立刻會問:“你的四個回答是什麼?”這個時候新生隻能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報告長官,我不知道。”除此之外,不能多說一個字。新生可能會覺得這個製度不盡公平。例如,學長問你:“你的鞋子這樣算幹淨嗎?”你當然希望為自己辯解,腦中浮現出“報告學長,排隊的時候有位同學不小心踩到了我。”這樣的回答。但是想歸想,最終你隻能有四種回答,而別無其他選擇。

這個情況下你也許隻能說:“報告學長,不是。”如果學長再問為什麼,唯一的適當回答隻有:“報告學長,沒有任何借口。”這是要新生學習如何忍受不公平。人生並不是永遠公平的。他們開始了解到,無論遭遇什麼樣的環境,都必須恪盡職守。現在他們隻是軍校學員,恪盡職守可能隻做到服裝儀容的要求,但是日後,他們肩負的卻是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